{{imageTextInfo.title}}
当前防汛已进入关键时期,武夷街道始终绷紧防汛这根弦,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扎实开展防汛工作,武夷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紧急转移安置危险区域群众、组建防汛“红色应急队”随时应战......用初心和使命全面筑牢防汛备汛“红色堤坝”。
1.组织保障“针”功夫,防汛减灾稳安全
进入汛期以来,武夷街道认真研究当前形势,就灾害风险点摸排巡查、人员转移、物资储备、灾情上报等工作作出细致部署,强化值守、巡查、报告制度,全面压实防汛工作责任,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武夷街道组织蓝天救援公馆中队20人、村居民兵队伍30人、成立63人的党员、志愿者防汛抢险应急队,培训抢险救灾知识,了解灾害隐患点情况,随时待命,做好防汛救灾的战斗准备;备足备齐防汛物资,共储备雨衣500余件、雨鞋200余双,强光手电筒200余个、编织袋1500余条、抽水泵2台、气垫冲锋舟1条、汽油发电机3台、救生衣(圈)200余套、铁锹160把,联系13辆钩机、13辆铲车。做到“战时”情况下防汛物资能第一时间拿得出、用得上,确保安全度汛。
2.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防汛一线排隐患
接到极端天气预警信息以来,武夷街道迅速反应,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街道广大党员干部深入防汛一线,走村入户,加大巡查和宣传力度,切实把防御强降水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对低洼地带、地质灾害点、高陡边坡、老旧危房、山塘水库等重点地段进行地毯式的巡查排查,共排查出安全隐患点36处。对安全隐患点应转尽转人员采取“一对一”包户包干机制,督促人员应转早转。同时在巡查过程中做好防汛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群众自我防灾自救意识,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主心骨和战斗堡垒作用。
3.安置转移有“温度”,严防回流保平安
组织街村两级干部对存在安全隐患区域群众进行及时转移,对存在安全隐患点房屋设置警戒线、设立警示牌、安上“安心锁”,坚决杜绝“回流”现象,切实做到应撤尽撤,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通过投亲靠友、集中安置等方式,妥善安置36户87名避灾群众,同时各村(居)干部每日跟进转移群众的管理服务,做好情绪安抚和后勤保障工作,为安置点人员安排好衣食住行,通过多举措关心关爱临时安置群众,让他们在安置点住的舒心、安心、放心,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不管风雨有多大,鲜红的党旗始终高高飘扬。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武夷街道快速响应、冲锋在前,广大党员干部勇担当、善作为,切实筑牢防汛屏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安全。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