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茶场依托独特的茶旅研学资源优势,主推非物质遗产文化、知青文化、制茶体验、劳动教育等丰富内涵,着力打造全市九万多名中小学生的研学基地。目前,茶场是福建农林大学、宁德职业学院学生实训基地,已举办数场研学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学子前来体验茶文化,成为研学和劳动教育的“网红打卡点”。
活动中,同学们深入老茶坊、茶博馆等地,感受“坦洋工夫”茶的文化和历史底蕴,体验“坦洋工夫”制茶技艺,领略了自动化生产工艺与传统技艺的融合、现代农业的管理办法,深入了解茶文化、茶科技、茶手作,通过集体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体验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感受福安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坦洋工夫”茶共有18道工艺,每道技艺精湛、颇费工夫,故称之为工夫红茶。在问及同学们何为“工夫”时,戴晨曦同学说:“制茶的十八道工艺就好比十八般武艺,这叫有工夫,十八道制茶工序精雕细琢,这叫下工夫。”体验手工揉捻环节后,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和快乐,谢婧瑶同学告诉记者,非常喜欢这次的研学活动,因为这些经历是在学校里体验不到的,丰富了她的生活阅历,同时体会到做茶的难度和复杂,明白了应该珍惜身边的每一切。
据悉,开展研学活动是新时代落实教育改革政策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我们设计各种丰富多釆的校外研学实践课程及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劳动中学,在实践中学,寓教于乐,把课堂所学应用于生活中,努力让孩子们在学校课堂之外的生活课堂得到更多的收获。”厚德研学工作人员说。
“今天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坦洋,开展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茶博馆、制作车间、体验动手揉茶等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坦洋文化,在劳动中养成热爱劳动、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生活品质。”福安一中初中部老师叶洪明表示,今年是福安一中建校120周年,也是福安一中复办初中部的第一年,他们将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认真研读和实践2022版课程标准,学科融合推动五育并举,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