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核心阅读

漳平市永福镇是“中国杜鹃花之乡”,也是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核心区,是台农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之一。因纬度、山地气候、产业与台湾阿里山相近,被台农台商誉为“大陆阿里山”。目前,台创园入驻台资企业82家,汇聚台湾茶农、花农、果农600余人,建设台湾高山茶种植基地5.5万多亩,年产茶1600多吨。

近年来,龙岩市坚持在对台工作中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通过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五治融合”,推动惠台政策贯彻落实,增强在岩台胞台企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台商代表将“心系台商办实事 打击犯罪显身手”的锦旗送到永福派出所。

□融媒体记者 赖容 通讯员 李炳林 刘其平

花艳茶绿千山秀,缤纷满目遍地芳。四月的永福,依然春意盎然。

“1997年7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到永福调研,鼓励台商‘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和生态条件,把茶产业做好’。20多年来,我一直感念于心,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坚持做好茶产业。”4月28日,台农谢东庆在介绍台品茶园发展时如是说。

“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及政法部门大力建设平安茶园、平安台企,我们台商在永福安居乐业、事业发展越来越好!”对平安“大陆阿里山”建设,台商李志鸿感同身受。

4月中旬,漳平政法干警开展送法进台创园企业活动。

“近年,平安‘大陆阿里山’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漳平台创园连续五年在国家级台创园考评中获得第一名,成为福建对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品牌、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双赢的示范样板。永福日益成为台商台农‘幸福家园’和‘创业乐园’!”4月28日,漳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天琦介绍说。

平安和谐的环境,吸引了一代又一代台湾青年前来永福投资兴业,目前入驻台湾青年近百名,创办企业29家,从事台湾高优农产品种植以及规划设计、水产养殖、乡村民宿、翠竹深加工等,被评审认定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台湾青年产业融合创业示范基地”“台湾高校学生农业教学实践基地”。

自治强基——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模式

永福镇面积535.5平方公里,人口5.5万人,是漳平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

为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当地政法部门将全镇划分为27个基础网格、132个单元网格,整合镇村干部入格,各网格长、网格员定期开展巡查走访、群防群治和重点人员管控等工作,重点对分布在13个村的台企开展问题上报、调解矛盾、精准服务,当地群众与台企矛盾纠纷逐年减少。

“网格化治理对治安管理更加精确、及时,为营造安定和谐的环境提供了保障。”台农陈濂丰说,“这几年我们这里的治安变好了很多,我们都感觉很有安全感,很安心。”

在全国文明村——西山村,地方群众在长期的生活中,在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村民自发成立“理事公”调解中心,由村中有声望的老村主干、老党员组成“理事公”,巧妙地运用当地民俗习惯化解纠纷。

“现在村民不但建房子、分财产找我们,连娶媳妇也让我们帮拿主意!”“理事公”李子仪乐呵呵地说。据了解,现今永福各村已培育调解“理事公”50余名,近年调解各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坟墓迁移等矛盾纠纷350余起,有效推动群众在基层自治方面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等作用。

法治保障——打造优质法治营商环境

“如果没有永福派出所来帮我们,这些钱就打水漂了!”陈先生感激地说。

2021年7月14日,台商陈先生被诈骗18.8万元。永福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提取涉案的转账银行账户信息,申请启动“紧急止付”程序,为台商挽回损失。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随着到永福经商的台商不断增多,台商与当地群众关于山林权属、生产经营、用工劳务等各类矛盾纠纷也时有发生。为此,漳平市组织政法部门先后设立“大陆阿里山”法律服务中心、台创园司法服务中心、维护台商合法权益合议庭和检察院驻台创园检查联络室等机构,聘请台商为调解员、联络员,组织政法干警“送法进企业”,引导帮助台胞合法生产经营,提供便民服务,调解矛盾纠纷。

此外,永福镇还建立政法部门“警员”“调解员”“审判员”三员服务机制:派出所为台胞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办理台胞证驾驶证等,及时快速处置涉台案件事件;司法所为台商提供法律咨询,审查各类农业开发合同,受理解决涉台矛盾纠纷;永福法庭设立驻台创园法官工作室,受理各类涉台矛盾纠纷。

今年3月3日,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司法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不断优化创新台胞多元维权平台,提供线上线下“全链条”涉台司法服务。永福法庭副庭长曾志娇介绍说,服务中心开辟了涉台案件“绿色通道”,对涉台案件实行“三优先”,即优先立案、审理和执行,做到“四快”,即快立、快审、快结、快执。

德治教化——发挥社会信用经济效应

台商陈志坚10多年前就看中了颍水村生态环境优越、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投资了近1500亩林地,种植灵芝、咖啡、铁皮石斛等生态经济作物并开展林下养殖,但多年来由于林权证办理问题,公司发展壮大受到较大影响。

“农林22条措施”出台后,在漳平市检察院、台创园管委会的持续协调下,陈志坚终于在2021年11月拿到了自己盼望多年的大红本——林地经营权/林木使用权不动产权证书,吃了一颗定心丸。

近年来,漳平市各级各部门强化政策落实,坚持“非禁即享”原则,在林权证办理、城乡医保、子女入学等方面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推动诚信园区建设,对接银企授信,创建全省首个“信用园区”,认证颁发“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34份,发放金融服务“樱花卡”50余张,提供专属金融支持。加强德治规范引领作用,3名(户)台胞分别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国茶工匠制茶大师”、龙岩市劳动模范,增强台胞台商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们企业在生产优质稳定、绿色安全产品同时,也要加强道德文化培育。”近年来,台品公司将樱花茶园建成智慧茶园、平安茶园示范点。漳平市推荐台胞为政协委员,聘请台胞担任乡村振兴顾问、台胞河长等职务,参与社会治理,引领台企台商在当地弘扬传统道德、企业责任。

智治支撑——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在平安“大陆阿里山”建设中,随处可见科技支撑社会治理的力量。

近年来,漳平台创园和永福镇共筹资435万元,建设台创园平安建设指挥中心,在镇村主干道、中心区域、茶山台企等位置连接智能“天眼”,构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同时,推进“平安家园·智能天网”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工作,将视频监控汇聚至龙岩市级平台,实现全镇27个村全覆盖,逐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安全大平安格局。

“今年来,我们加强平安建设指挥中心作用发挥,落实相应工作机构人员、工作职责机制,将相关视频监控按照茶山台企、机关单位、交通中心、主道路口等进行分类,常态化开展视频巡查。在举办樱花节前对景区监控进行全方位察看,查摆问题通报整改。在活动高峰期安排工作人员实时监控交通状况和发现问题,及时发出指令调度现场人员维持交通秩序和景区秩序,确保樱花节盛会安全有序。”永福镇镇长卢起腾说。

“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陈天琦说,今后漳平和永福镇将继续紧紧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聚焦打造有温度的幸福平安“大陆阿里山”,让永福社会治理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