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聚焦“四个突破”
奋力开创文旅深度融合新局面
□福建客家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牛蹄留胜迹,猛虎谱新歌。区文旅集团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主动融入“高颜值文旅兴区兵团”,推进“高颜值全域旅游区行军路线”,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工作思路,聚焦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业态布局、市场营销等重点工作,以“四个突破”全面践行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奋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聚焦“项目突破”,以项目建设驱动企业发展。
持续推进“一县一片区”土楼沟乡村振兴示范提升、中央红色交通线及金砂红色小镇、永定土楼5A景区提升、龙湖旅游综合开发、“天涯明月刀”沉浸式文旅、福建土楼研学营地等9个区重点项目及10个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完成项目投资6.12亿元。并以此为契机,强化策划项目落地建设跟踪,优化完善文旅项目建设统筹联动推进机制,力争“十四五”期间完成20个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完成项目投资20亿元以上,全面铺开“东楼西湖北线”各项工作,力促文旅产业健康发展,为助推我区产业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招商突破”,以招商引资激发创业活力。
抢抓文化和旅游部对口支援我区机遇,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完善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在前期策划上报总投资达70亿元的14个对口支援重大项目基础上,持续策划生成体量大、生产性、盈利性且周期短、见效快的文旅招商项目。同时,借助对口支援优势,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结合策划项目,逐步推动第二批全域旅游PPP融资项目、“十四五”各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及中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申报,以对口支援搭建文旅项目招商融资对接“新平台”。
聚焦“业态突破”,以业态布局打造旅游地标。
对照省内外网景区和成功案例,深入分析不足和差距,在“补短板、夯基础、强内功”上下功夫、谋实效,围绕年轻群体和亲子家庭市场,打造网红产品。
土楼旅游方面:以靖永高速土楼出口为中心,推进景区联路、联运、联票、联管“四联”,通过大旅游集散中心和土楼地轨,将毗邻的福建土楼王(高北)和福建土楼民俗文化村(洪坑)无缝对接,形成观光休闲度假一体化景区,围绕美景、美食、美宿、演艺、节庆、购物、交通等方面,突出差异化景区打造,将有限的资源、资金集中投放于重点景区,打造白天文旅体验多样化和夜间文旅消费新模式,拉长旅游服务链条,推出核心过夜游产品。
龙湖旅游方面:突出轻资产投资运作,大力发展岛屿观光度假、水岸轻民宿、水上竞技、休闲垂钓等“短平快”的水上项目,实现“东楼西湖”观光休闲旅游产品互补联动发展。
红色旅游方面:充分发挥挖掘中央红色交通线等重点红色资源,进一步优化提升中央红色交通线及金砂红色小镇重点项目,聚焦完善培训教育、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党性教育培训的住宿餐饮、军事红色体验等收入性项目,通过平衡投资实现投资收益率提升。
聚焦“营销突破”,以营销管理转换动能引擎。
组建集团营销中心,实现企业营销人员高度整合、高效管理,推动集团一体化营销创收实现新突破。以客家民俗风情为主题,分时段策划民俗体验节、夜游狂欢节、避暑欢乐节、夜宿电音节、金秋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做强做大做活“客家狂欢节·土楼走古事”国家非遗文化活动。优化花车设计提升,以艺术团演员、土楼公司职工为主体,打造白天夜晚景区花车古事巡游、凉伞大鼓、迎春牛、打新婚、闹花灯等精品常态化演艺活动。推动出台店租减免、税收返还、奖补等政策,在洪坑景区择址设立美食风情街,鼓励合作共建下洋牛系列、永定牛肉丸、芋子包等土楼特色小吃街,打造特色美食经济,谱写文旅发展新篇章。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