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6日,在连城县新泉镇官庄村蓝天家庭农场水稻种植基地,300多亩处于分蘖期的水稻拔节生长、长势喜人,农场负责人杨树煌正组织农户进行追肥田管。

杨树煌是连城种粮大户。今年,他为响应国家政策,在新泉镇官庄村流转300多亩低效非粮经济作物田块,并改种双季水稻。为提高种粮效益,他在县农业部门的帮助下,积极应用“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新技术、新机具”等“五新”技术,并进行全程机械化生产,预计早稻亩产干谷可达500公斤以上。

“无农不兴,无粮不稳”。今年以来,连城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严守粮食安全生产这条底线,以“稳面积、增产量、促效益”为出发点,以实施“三提三效”行动为抓手,采取“直接清退、连片流转、因地制宜、优化调整”等措施,全力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工作,先后将文亨、北团、新泉等13个乡镇总面积2000余亩原先种植花卉、绿化苗木等非粮作物的低效田块回归为“粮田”,并全面推广农业“五新”技术应用,不断提增种粮效益,守牢守好全县的“粮袋子”。

截至目前,这2000多亩“低效田”已变身“好粮田”,大部分田块种上了优质早稻,小部分水源缺乏不宜稻作区也种植甘薯、玉米、大豆等旱粮新品种。同时,该县重点推广“稻-稻”“稻-薯”等种植模式,引进节水抗旱水稻新品种推广种植,“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生产格局在连城逐步形成。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