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突突突突……”4月13日,笔者在秀屿区东峤镇前江村、埭头镇后温村等乡村的撂荒地上,数台挖掘机正在忙碌作业中,伴随着机械的引擎声,一片片撂荒土地被连块翻起,一丛丛杂草被连根拔起,土地重现生机。田间地头人头攒动,农户们挥舞着锄头铲草犁地、播散种子,呈现出一派繁忙复耕的农忙景象。
为全面清理长期闲置、撂荒的土地,引导农户复垦复耕、统筹利用撂荒地,连日来,秀屿区组织镇村干部进行全面核实排查,让撂荒地“底子清、情况明、数据准”,并统一协调安排挖掘机等机械作业,利用机械来拓荒除草,减轻农民劳力,尽快让已变得“僵硬”的土地恢复生机。“土地很久没有耕种,所以土质很硬,这次政府统一安排挖掘机帮我们翻地,省了我们不少的力气。”农户陈亚宝老大娘高兴地说。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戴建伟介绍,此次重新开垦的良田将因地制宜种上玉米、花生、地瓜、大豆、土豆等农作物,各镇也将安排农技人员对农户们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户们选择适宜复耕复种的作物品种和技术模式,共同推进撂荒地整治,实现复耕复种。
“让耕地流动起来”,既能规避农业生产风险,又促进了撂荒地统筹利用。秀屿区不断加强区、镇、村三级联动,引导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将撂荒地流转给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或鼓励农户实行代耕服务,委托他人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粮食代耕、代种、代防、代收、代烘等服务模式,推动土地连片流转,切实做到应种尽种,提高生产效率。“我们村高度重视荒废田地整治工作,村民对土地流转表现出高度赞同,村里也正与有意向的承包商进行洽谈,争取达成合作,提高村民收益和农田利用率。”埭头镇后温村村支书翁建华说道。
同时,秀屿区正加大资金投入,对农田现存的排溉、地力条件不足问题进行整改,逐步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大力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此外,还将成立专项督查小组,不定时组织人员采取无人机拍摄、现场核查等形式对各镇、村撂荒地清理整治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保证撂荒地整治顺利开展。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