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人民日报》3月31日
刊发文章《产业兴 业态丰 收入增》
再次点赞将乐县
常口村牢记殷殷嘱托
聚焦美丽乡村建设
实施森林碳汇造林等项目
探索发展生态农业和文旅产业之路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各地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随着各类新产业新业态茁壮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正不断实现。
山地脐橙林下黄精
绿色产业助力振兴
青山环抱,金溪河从村口静静流过,这里是福建省将乐县常口村。领着记者一路在村里走,村党支部书记邓万富手指之处,处处都像是山水画。

漫步村子,果香四溢,山坳处,脐橙树苗漫山遍野。2019年,来自江西抚州的徐良辉来到福建,打算物色一片山地,种植脐橙。经将乐县政府介绍,常口村成为徐良辉的考察点之一。徐良辉回忆,自己刚来到常口村便不肯走了。他将村里的土壤和水质带回去检测:土壤有机质、水的矿物质十分丰富。于是,二话没说,徐良辉就和村里签下订单。村里改变原先直接出租土地的形式,对之前荒废的山地进行平整,配好基础设施后,再交由徐良辉进行承包经营。“这样一来便能够有效提升村财收入。”邓万富介绍,今年,脐橙将迎来挂果期,至少会给村子带来80万元的村财收入。

远处的连片深山里,有一片多花黄精林下仿生态种植示范基地,种植着150亩的黄精。邓万富介绍,“做好了脐橙文章,其他好项目也接踵而来。”依托多花黄精的林下种植,常口村还引进青宝中医药研发基地项目,发展起药材加工和研学。

水上游船、生态康养、农家乐……常口村还和福建省旅游集团签下总投资6亿元的旅游合作协议,将这里打造成综合性文旅康养基地。只要天气晴好,村里现在到处都是游客。

“如今,村子围绕绿色产业,已经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态势。绿色产业也已经成为常口村发展的重要动力。”邓万富说。
去脐橙基地摘果、包装,去研学基地食堂做饭……一有空,村民孙桂英就去周边的企业帮忙。孙桂英说,现在村子的企业很多,只要有劳动意愿,都能找到活干,“平时打零工,一年少说也有两三万元的收入。”如今,村里像孙桂英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就有20多人。
“下一步,村子将继续端牢生态饭碗,打响生态品牌,做活文旅康养经济,建设好两山学堂旅游研学基地,打造村庄生态餐厅,并鼓励村民在家门口开办农家乐,调动广大在家妇女创业、就业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人人参与、户户增收。”邓万富信心满满。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