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及县住建局工作部署,今年连城县曲溪乡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试点乡,全乡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的原则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华榕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组建工作专班队伍,统筹抓好日常工作。9个行政村已成立村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建+”体系,由村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的党建引领,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考核内容,各村结合实际制定实施计划、工作措施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建立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片区负责、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工作机制。实施好“七个一”标准,即制定一个垃圾分类收集村规民约,设置一块垃圾分类宣传公示栏,配备一套户垃圾分类桶,建设一处阳光堆肥池,配置一套垃圾分类收集点,培育一支保洁分类队伍,建立一套监督考核机制。
二保障资金投入
建立专项资金保障机制,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费用纳入预算。各村选择村部或各村人员密集场所作为垃圾兑换超市选址,由乡村投入资金设立,包括购买各项兑换物资、兑换券、超市硬件等相关设施。目前各村每户已配备干湿垃圾分类桶及垃圾分类收集点,曲溪乡已配备干湿垃圾分类桶1390个、垃圾分类收集点48个。同时鼓励社会帮扶、捐资助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三、以点带面示范
大东溪村率先在全县引领示范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模式,积极推进垃圾分类项目实施,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注重探索本土经验,将垃圾分类工作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制定了《大东溪村垃圾分类监管机制》《大东溪村环境卫生巡察制度》等制度。2020年度,全村完成4个垃圾分类收集处置项目建设,全面撤除村内大垃圾箱、桶,并且实行收集、转运流程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设置1辆厨余垃圾收集车、1辆可回收垃圾收集车、1辆其他垃圾收集车,严格按照规范清运处置流程,做到专人、专车、专辆运输。同时将美丽庭院、乡风文明工作与垃圾分类工作相结合,设置党员村庄垃圾分类收集点包干区,积极走出一条具有大东溪村特色的乡村垃圾分类新路子。2021年,蒲溪村紧跟步伐在全村实施垃圾分类处置项目,完成10个垃圾收集处置设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庄品质再上新高,有力确保市级“两治一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验收。曲溪乡借助大东溪村、蒲溪村垃圾分类“标杆村”为抓手,为全乡其他7个行政村实施垃圾分类项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四、动员群众参与
始终抓牢人这个关键,从思想到行为,一点点引导,一步步推进,不断提升村民垃圾分类意识。坚持宣传在前、引导在前,通过挂横幅、宣传栏、发资料、微信公众号、LED显示屏字幕播放等方式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全乡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活动,并结合辖区内村民特点与学校开张形式灵活、内容贴切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由学生带动家长对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提高村民对农村垃圾分类的普遍意识。同时乡妇联加强开展针对各村妇女的宣传工作,帮助妇女确立垃圾分类的新观并将其与“文明家庭”建设充分结合推动垃圾分类理念走进家家户户。
五、强化考核督导
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村级考核。为此,乡制定了垃圾分类工作考评评比细则,建立“村日查、乡月查”、日常督导抽查、年底考核等督查考核机制。由乡纪委、村镇建设、环保、爱卫办组成考评组负责组织实施考评。由乡考评组成员,按照评分标准,每季度对各村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考评打分点评,年终按照四季度平均分排名通报并将考核结果列入村庄年终考核。村级建立保洁员(分拣员)分类评优制度,将保洁员(分拣员)的分类收集工作纳入日常考评,并予以年终奖惩。
垃圾分类工作不仅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工作,更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下一步,曲溪乡将持续大力推进全乡9个行政村的垃圾分类工作,使垃圾分类深入民心,切实提高全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