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连城县电商“1234”体系助推乡村振兴

 

连城县建立“1”套机制、推行“2”种模式、建好“3”个平台、完善“4”项体系,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做好农产品对接,拓宽脱贫乡镇村农产品和服务消费渠道,助推乡村振兴

建立“1”套机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先后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电子商务产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十条政策措施》《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项目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强化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2016年—2020年,连城县电商企业从111家增至319家;网店从850家增至2760家;电商产业从业人员从1.2万人增至1.7万人。先后成功创建省级、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获评“福建电商惠民第一县”“中国电商示范百佳县”称号;2020年快递业务量达1172万件,居全省33个示范县第三,增速达85.7%,排第二。

推行“2”种模式释放产业发展潜力

1推行“电商+直播”模式

借力电商直播新风口,建立直播培训孵化室,积极引导电商企业通过淘宝、快手、抖音、微信等平台直播带货,进一步完善企业营销渠道和思路,助推商贸业态转型升级。截至2020年底,连城县组织直播带货培训多场次,引导20多家电商企业开展直播带货活动,直播带货169场次,推荐产品20多种,带动销售同比增长12%以上,直播带货总价值461万元,有效拓宽电商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2推行“电商+扶贫”模式

建立市级电子商务扶贫服务站42个、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39个,制定出台《关于做好连城县电商企业采购建档立卡贫困户农特产品申请专项资金补助的通知》《关于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引导贫困户不断提高利用电商创业就业、利用电商创收增收的能力本领,并推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与县贫困户农产品服务中心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推动电商与扶贫互融共通、相互促进。截至2020年底,成功引导33家电商企业采购建档立卡贫困户农特产品,采购产品多达16种,带动增收贫困户42人,人均增收5330元;通过开设农村淘宝、网店等方式发展电商产业的贫困户4人,实现增收0.3万元,人均增收750元。

建好“3”个平台集聚产业发展动能

1建好电商物流产业园

先后投资4300万元建设占地3万平方米,集电子商务运营、创业孵化、仓储配送、快递物流、电子商务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莲冠电商物流产业园,截至2020年底,入驻电商企业42家,2020年网络零售额达4.8亿元,今年1-9月网络零售额达5.8亿元,增长61.4%。

2建好电商产业发展协会

发挥地瓜干、白鸭、兰花、铁皮石斛等20余家农业协会(商会)的专业、沟通、纽带、聚合作用,在全市率先成立电商产业发展协会,促进农业产业在电商新业态的助推下,实现资源整合、互利共享、协同发展,截至2020年底,电商产业发展协会已发展会员企业150余家、合作社70余家。

3建好电商公共服务中心

在莲冠电商物流产业园成立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全县电商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孵化、产品对接、品牌建设、网络推广、金融信用及其他衍生增值服务,不断优化电商产业发展环境,截至2020年底,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已提供服务72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5个。

完善“4”项体系做实产业发展支撑

1完善电商物流体系

整合“四通一达”、货运物流企业等快递资源,依托莲冠电商物流产业园、亚琦国际物流商贸城和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供销e家、农村便利店、农村合作社等设立物流节点200余个,县乡村三级节点覆盖率分别达100%、100%、81.5%,建成全市首条全自动快递智能分拣线,提高快递分拣精度和效率,形成连接货源、运输、仓储、分拣、配送为一体高效、便捷的农村物流网络。

2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

围绕农产品等级划分、包装、物流配送等质量规范和质量追溯要求,鼓励农产品企业按照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出台《“中国客家硒都”“莲乡西遇”电商公用品牌建设补贴政策办法》和《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补助办法》,推进农产品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截至2020年底,已有25家企业申报电商公用品牌建设补贴和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补贴。

3完善农村服务体系

整合供销、邮政、电商平台等资源,布局设立农村淘宝、供销e家、益农信息社等平台,为群众提供网购、代购、代销、送取货等便民服务,打通产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截至2020年底,共建成乡(镇)服务站17个、村级服务站173个。2020年寄递出港量全市第二。

4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制定发放《邮政业管理手册》,建立“12分制”量化管理制度,对未建立快递运单及电子数据管理制度、未对快递进行安全检查、未定期销毁快递运单、未落实实名寄收、在快递中夹带禁止寄递物品、出售或泄露用户信息等违规行为的寄递企业进行扣分处罚,在一个周期(12个月)内扣完12分的,责令停业整顿,甚至吊销经营许可证,有效减少寄递企业违法违规行为。2020年8月,被龙岩市邮政管理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