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本报讯(阮传龙 余汕康)1月12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国家图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e眼看宁德——全国主流新媒体打卡小康新生活”短视频采风活动首站走进蕉城三都镇,中央、省、市、区多家媒体用镜头记录下了三都镇高质量发展的新风貌。





近年来,三都镇充分发挥三都澳区位优势,统筹推进“梦想三都、品质三都、幸福三都”建设阵地,并立足海上实际情况,贴近当地渔民需求,通过多角度、立体化的产业发展与规划,打造国家级智慧渔港和海洋牧场,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采风团一行先后采访了海上“风、光、储、充、用”一体化试点项目、海上新型渔排及大黄鱼养殖情况、晚清西洋风格建筑福海关税务司。“风光发电是否能满足海上居民的生活需求?”“近年来的大黄鱼养殖是否让当地群众生活得到改善?”每到一处,采风团媒体记者们深入了解各领域生产生活、产业发展等情况,认真探寻三都澳绿色发展的创新作为。




“作为福建首个渔排风光储多能互补微电网示范项目,我们着力解决海上渔排管理房生活办公用电、渔船及饵料搅拌机等油改电问题,全力满足海上养殖业、旅游业用电需求。”一体化试点项目负责人向采风团媒体记者们介绍道。“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海上多种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了海上用能向绿色、环保、节能方向发展,更让三都群众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闽东特色的风光储多能互补海上渔排供电服务新模式让现场的媒体记者们称赞不已。





随后,采风团在新型环保塑胶网箱上参观了大黄鱼苗入箱的场景。作为我国大黄鱼人工养殖发源地,三都澳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气候和技术优势成为我国最大的大黄鱼育苗、养殖、加工基地与市场核心,大黄鱼销往世界各国及地区。



在三都镇松岐村的福海关税务司,这栋历经沧桑的百年海关让采风团流连忘返。据工作人员介绍,福海关是中国第一个因茶设立的海关,为清光绪年间福建三大海关之一,是福建海关史上的一个特殊产物,也是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港埠。“福海关的设立,其意义远胜于它所起的作用,它向世人昭示了三都澳潜在开放与开发的优势,预示着闽东地区注定要引来世界的目光。”央视网记者张土昌说。




“2020年第一次来到宁德,去了寿宁县的下党乡,那一次见到的是宁德山的秀美与下党乡在乡村振兴上跨越式的发展。这一次来宁德,见识了三都澳的风情以及蕉城向海而生的繁荣。在这里第一次见识了闽东特色的风光储多能互补海上渔排供电服务新模式,改变了我对传统的渔业养殖业的印象。而福海关则又见证了百年来三都澳的历史变迁,依山傍海,物产丰富的三都澳真是独具魅力,期待还能有第三次机会,领略宁德更多的好山好水。”央视网记者时晨说。



1月13日,采风团将陆续走进霍童镇、八都镇,感受蕉城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