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漫步在中山路片区的老街巷,不经意间抬头,有时候会看到半空中牵扯着的缆线,线路纠缠多的犹如蜘蛛网。空中缆线乱接乱拉、低挂垂落,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一段时间以来,结合中山路片区改造提升,同步提升了水、电、燃气、地下管沟等基础设施,规整杂乱老旧的管线,完善绿化、城市家具等市政配套。目前,已完成水务1571米、弱电20295米、强电14355米、燃气310米、雨污排水1103米、道路施工1103米、迁移电力设施6座。
其中,在规整线路方面,思明西路、定安路、大中路等路段结合道路的改造,实现了管线落地;部分无法落地的,由广电、电信、移动等单位重新整理散乱空中线路、进行光分纤箱光缆皮线的捆扎整理等。
消除空中“蜘蛛网”,亮出城市“天际线”。规整缆线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事,却也是营造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一环,实实在在为辖区居民创造宜居、安居、乐居的生活环境。
藏起缆线和电表箱 镂空吊顶美观整洁
洪裕斌是思明西路的老居民了,他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自己拍下的改造提升前的照片。“最近朋友们来串门,都觉得思明西路好像比以前更宽了。”他笑着说,“其实那是因为以前街巷的半空中都是各种缆线,挡住了光亮。如今改造提升,不少管线埋到地下,路边的电线杆也移除了,这不就看起来又宽敞又透亮了。”
原先骑楼内常见的缆线和电表箱,现在也玩起了“躲猫猫”。架在骑楼廊内的缆线和挂在廊柱上的电表箱,破坏了骑楼风貌,此次改造提升,施工方对骑楼的梁柱进行必要的结构加固后,设置综合支架系统、电缆桥架,并设置镂空吊顶遮挡,让整个空间更加美观整洁。电表箱则设在走廊内假柱区域,与骑楼风貌融为一体。
洪裕斌说:“现在走廊上方做了仿木色的吊顶隔断,还装了LED灯,既清爽又亮堂。”
记者发现,结合街巷空间尺寸、建筑风格等要素,原本高低错落的空调外机或调整至屋顶、阳台等可视景观范围外的隐藏处,或放置于窗下,结合特色格栅的“包装”,外立面得到了美化,建筑整体协调性进一步提升。
洪裕斌说,从小在这里长大,骑楼承载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如今改造提升后的骑楼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具,看着片区的变化,他觉得幸福感满满。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