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新罗区红坊镇平洋村与推动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干实事、办实事、干成事的动力,用心用力用情,把实事做好、好事做实,不断增强村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图片



日前,红坊镇平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传来一阵阵铿锵有力的讲课声,原来他们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微党课。半个小时的讲授过程中,大家频频点头,共同回顾那一段光辉历程,虽然时间不长,却颇具特色、发人深省。

图片

红坊镇平洋村党员 陈杏莉:

“平洋村党支部不断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让全体党员不断地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每个党员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的工作当中,带领全体党员和干部冲锋在前,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极大提升了全体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图片

红坊镇平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饶舜:

“抓好抓实平洋村基层党建工作,带领全体党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学习内容,认真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落实了‘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平洋村党支部敞开大门,让优秀的青年加入党组织,让平洋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特别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工作中,扛起一个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的旗帜,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图片

图片

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中,平洋村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原先该村一条狭窄坑洼的道路已经大变模样,成了一条宽阔平坦的道路。村民们告诉记者,此前由于年久失修,道路破烂不堪,造成村民出行十分不便,特别是消防车无法通行,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平洋村两委迅速行动、多方协调,筹集近30万元资金对该路进行改造。如今,这条长300米、宽2.5米的道路已经完工,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连心路。”

图片
红坊镇平洋村村民 饶元波:

“这条路以前就是很窄,群众出行很不方便,几十年来一直是这样子。通过村两委积极地工作,跟群众协商、协调,就把这条路完成下来,现在群众很方便了。”

图片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平洋村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用心用力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为标准,落实落细相关惠民政策措施,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如今,在村两委班子和全村百姓的共同努力下,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实施了多功能体育健身文化广场、裸房空心房整治、道路硬化、花海绿化提升改造等项目,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乡村振兴战略正在稳步推进。

图片

红坊镇平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饶舜:

“近年来,村两委干部积极地为民办实事,为村民的民生事项和发展竭尽全力,解决了村民的愁难急盼。这几年解决了10多年全体村民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争取上级资金,做了道路硬化、排洪排沟的整治和修缮、改造了路灯,提高了群众的的业余生活,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群众得到了实惠。”

图片

下一步,平洋村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实做细乡村振兴工作,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图片

红坊镇平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饶舜:

“接下来的工作,平洋村党支部带领村两委干部持续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壮大集体资产收入,开展‘两治一拆工作、完善基础设施等,持续加大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的力度,更好地打造平洋村百业方兴的特色美丽乡村。”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