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红坊镇上洋村,距龙岩中心城区约三公里,这里东邻东肖,西接龙门,地理位置特殊。红军北上长征后,上洋成立了地下第九党支部,在魏金水的领导下开展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争,为闽西二十年红旗不倒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的上洋村党支部,继续发扬坚持、坚守的革命精神,在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上下功夫、办实事,在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道路上谋发展、争上游。
“上洋村幸福苑工程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下, 于2020年开始动工,现在主体建设已经完工了,共三层600多个平方,现在主体已经全部结束了,现在接下来就是附属工程投资约60来万,到今年9月份可能会完工,配套设施齐全了,接下来就投入使用。”
从新村部投入使用到铺设灯光球场再到幸福苑的落成,村干部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让上洋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逐步改善。
2020年,在决胜脱贫攻坚的的号角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帮扶下,上洋村现行标准下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致富。村民杨月珍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那以前儿子得了病,那就变成贫困户了,那个时候就没什么收入,后来呢村里面那个干部书记,镇里面的干部,大家都帮忙,然后就叫我种百香果,有收入了,政府有补贴了(新房)装修的,那就弄起来搬进来住,现在条件是比较好一点。”
因病致贫的杨月珍一家,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从老房子搬进了新房,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使杨月珍一家实现脱贫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在上洋村,致富的道路还有很多,村民曹丽庭一家依靠从祖辈传承下来的老手艺,制作出来的“麻老”吸引着来自各地的顾客上门采购。现在,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还实现从了“小门坎”走向大市场的转变。
“做麻老到我这边就已经第二代了,我手上开始做就已经30多年了,我爸传下来的。我们龙岩的七夕传统下来大家都要吃这个麻老, 我们这个做的都是要上等的材料,才能做出那个好吃的、酥脆的味道。我们一部分就是顾客来到我们家里来,还有一部分我们就送货上门,微信推广。”
伴随着七夕节的临近,作为在龙岩七夕传统美食的麻老也开始热销了起来,这对于曹丽庭一家而言,又将迎来丰收的时节。
说到丰收,就不得不提上洋的甘蔗种植产业。在山间相对平坦的田地里,连片种植的甘蔗带动了一批农户创收致富。十多年坚守在甘蔗地里的唐利就是其中之一,他和家人一起播撒汗水收获幸福,伴随着甘蔗的扩产增收,生活的甜味也越来越浓。
“我两公婆现在种11年甘蔗了,这甘蔗去年十一月半种下去,一直拔草除草,跟那个掰叶子,现在下好的肥料(甘蔗)又脆又甜。我两公婆种20亩甘蔗,一亩就是卖一万多吧,就是俩公婆不用出去打工了,就是种一点甘蔗过生活可以了。”
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生产是上洋村发展产业的主要方式。生产经营花生产业二十多年的杨奎明,从最初的夫妻两人一起创业,发展到现在形成了产销近百万的花生作坊,在自家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带上了村民一起踏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我这个厂啊,夫妻两个人,从1999年做到2021年,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两个人从那个家庭小作坊,现在做到雇了三四个工人,花生年产值做了八九十万,主要销售到韭菜园跟交易城,外面电商也有卖。从以前我们那么辛苦,那现在靠我们两个人努力一下,也赚到一点钱了。”
条条大路奔小康,随着创业致富道路的不断拓展,在上洋村党支部的集中领导下,村民们团结奋斗,与时俱进,将传统产业接轨电商市场,这些求实创新的举措都将加快推进上洋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