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闽清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牢记重托、振奋精神、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奋力谱写新时代闽清建设新篇章。




东桥镇竹岭村

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书写造福工程的竹岭答卷





图片

▲ 美丽竹岭。竹岭村供图


“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在东桥镇竹岭村党员干部中引起热议。


1996年2月8日

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

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

莅临东桥镇竹岭村

调研造福搬迁工程成果


习近平详细了解了造福工程建设情况

他要求县、乡、村各级

保护好绿水青山

发扬社会主义协作精神

继续努力、“善始善终”

最终实现“建设小康村”的目标


图片

▲ 竹岭村、新桥村、坪溪村共建的“美丽乡村”公园。竹岭村供图





25年来,竹岭村牢记嘱托,立足实际,带领着全村群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上级帮扶下,一边抓好造福搬迁工程,一边抓好林地经济发展。市、县的扶贫办、水电、林业等部门陆续下拨帮扶资金四十多万元,修建了村部、通了水电,小孩子们都可以到教学条件更好的北洋小学上学。





图片

▲ 竹岭村全村外立面改造成果。杨帆 摄


竹岭村村支部书记杨武松:“目前,竹岭村人口有583人,138户。竹岭村立足本村资源禀赋,通过电站发包、投资企业等方式积极发展壮大村财和增加村民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2元,2017年12月实现全村脱贫。2020年完成全村外立面改造,祼房整治25幢,与毗邻的两个造福搬迁村共建可供村民活动的公园。贯彻落实自力更生的发展理念,不定期回旧村种植稻谷、果树,增加收入。如今从村里步行十分钟时间就能到达镇区,村民生活方便许多,就业渠道也多了。”


图片

▲ 曾作为当时竹岭村临时村部的杨武炼(左一)家开起了杂货店。杨帆 摄


在曾作为当时竹岭村临时村部的杨武炼家,他告诉记者,“搬下来后,家里住房改善了,如今家里开了个杂货店,也没什么负担。还有,村里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环境‘六清’整治,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我们住这里很舒心,真的十分感谢习近平总书记!”





自竹岭村造福搬迁取得成功后,东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精神,先后对山限、高港、村后、坪溪、新桥5个行政村,黄土岭后山、溪芝前场和芝山、义由卓坑、苎洋等5个自然村实行造福搬迁。据统计,全镇共搬迁1063户、3416人,搬迁用地面积12.7万㎡,建筑面积13.28万㎡,总投资4105.8万元。

“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调研,考察了生态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等情况,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绿色生态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视,这也让我们更有方向和动力做好竹岭村的建设。”杨武松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对竹岭村开展进一步的乡村振兴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结合东桥国际运动小镇,建设多种特色于一体旅游胜地;完善竹岭自然村段到桂厝坪段约3公里道路硬化,让交通更加便捷;加大乡土产业扶持力度,通过招商引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村民收入,吸引村民返乡创业,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杨帆)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