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报……

大批“研畅”人员已抵达东平村!

镇村一体 共话发展

近日,东平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巡回研畅会”第六站来到东平村,镇村干部齐聚一堂,为东平村乡村振兴献计献策,共同研讨畅谈符合东平村村情实际的乡村振兴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研畅会现场讨论不断,反响热烈。


镇党委书记 叶衍森



建好班子。争当全镇各村的“领头羊”“主力军”。要用好优势。依托千年古镇文化优势,将资源优势最大化,让乡村振兴底气足。要做好规划。始终按照谋划在前,规划在前的理念,做到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满足群众心中想,心中所盼。要抓好落实。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用心用力将蓝图变为现实。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候选人 赖洪恩



东平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坚定大局服务意识树立大镇大村的格局,团结一致,全力推进村庄治理精细化、网格化。坚决推进全面工作。更大力度的推进反电诈、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要坚决做到为民务实。把改善民生当做首要任务来抓,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做精东平小胳、东平扁肉等特色食品,打造传统食品产业新高地。

镇党委副书记 叶榅全



东平村在近年的发展中,存在古村落的保护规划意识淡薄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带动不突出等问题。推动东平村的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三色”文化资源,要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要突出彰显龙头带动的作用

镇党委组织委员 程东明



我认为东平村要坚持以“镇村一体,绿色发展”的振兴思路,写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一是要整合资源,拓宽村财“增收道”。二是要完善设施,打好民生“服务牌”。三是要解放思想,融入发展“快车道”


与会人员畅所欲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为东平村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大家好,我是东平村!

虽然我们现在还不太熟

不过天气很热

不一会儿我们就熟了

我的一点点小荣誉

福建省“明星村”

南平市“红星村党组织”

政和县“平安村”

政和县“‘百日攻坚战’先进集体”

东平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交通便捷

我位于政和县西北部,松溪河上游,是东平镇集镇所在地,东邻金峰村,南接护田村,西连山溪村,北接凤头村,距离政和34公里,距离松建高速东平(松溪郑墩)出口4.3公里。


 “三色”资源禀赋

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现有户籍人口7713人,常住人口1.5万人。村内古街、古巷、古寺、古亭、古民居、古井等风貌犹存。拥有建松政革命根据地纪念碑、建松政苏区太平隘保卫战遗址、建松政根据地死难人民纪念碑、国共和谈地(五十八团团部)、红军桥、议事亭等红色资源。

现代光伏农业产业园、6000亩茶山开启了我的绿色资源;

驰名省内外的福建老字号东平高粱、东平老窖,特色小吃东平小胳、东平胰子等以及特色民俗文化等构成了我的特色资源。

现代光伏农业产业园和茶山

东平茶灯戏

酿造酱油

农业大村

我还是个农业大村,拥有6000亩茶山,年产值达3000万元;拥有东平现代光伏农业项目是“新能源+现代绿色农业”的示范项目,是一产接二连三全链条发展的典型,是全省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和太阳能发电于一体的最大的光伏农业产业园。

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落实是最有效的担当!

未来,我将继续做细“三色”文化资源文章,推进茶旅融合发展,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醉美”新画卷。

供稿:颜贵敏、陈佳琪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