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村口大红的拱门,上空飘扬的气球,人们的欢声笑语,还没走进桃源,就感受到了整村洋溢的欢乐。

  12月11-12日(农历十月二十八日至十月二十九日),桃源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及村级理事会为庆祝桃源村搬迁十五周年组织筹办了为期两天的十五周年庆典!庆典邀请汀州汉剧团来桃源演出。“每五年,我们都会举办一些简单的活动来庆祝,让村里热闹热闹,也是为了铭记桃源如今的生活来得有多不容易……”村负责人感慨说道。

  

  今天的桃源有目共睹,错落有致的新房,干净美丽的村庄,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桃源人民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那么,“十五年前的桃源是怎样的呢?”

  那时候的桃源,是个偏僻的穷山乡,九转十八弯,崎岖不平的机耕山路让桃源与世隔绝,生产生活条件差,老一辈们只能靠双手,用力气吃饭,读书人少。老桃源原始、落后而贫穷。

  桃源是省级革命基点村。据蛟洋镇志记载,桃源是北四区(蛟洋)红色苏维埃政权在连城和上杭县界上的一个桥头堡,桃源人民积极投身革命,倾力支持游击队开展革命活动,发展革命力量,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事迹。据不完全统计,不到百人的村子,为革命牺牲的在册烈士5名,群众3人。老接头户邱万基、邱如良等人的亲属至今保留的苏维埃政府的小红旗,赤卫队印章就是桃源人为革命流血牺牲的见证。

  桃源人民的牺牲和贡献没有被忘记。2002年桃源被列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在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政府有关部门和挂钩单位的支持帮助下,经过三年的努力,2005年,桃源村整体搬迁到了距镇800米的319国道旁。

  “日子大变样了,好像梦一样”老一辈的人都说。

  相对贫困的人也还有,桃源村共有贫困户17户,但自2016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凭借生产发展、教育、医疗、务工、激励性扶贫项目等各方面的好政策,贫困户有了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生活逐步好转。据了解,到2017年底,桃源人口已实现全面脱贫。

  今天的桃源,走出大山,在团结协作,战斗力强的镇村班子带领下,大胆探索、求实创新,先富带动后富,集镇务工、在园区企业上班、开家自己的小店、买车跑运输……房子有了,收入有了,路越走越宽,生活有了奔头,日子充满了力量。

  “很多桃源人都在老桃源发展种养,为自己多带一份收入。老桃源环境好,生态好,又是革命基点村,要充分利用发展起来。”村负责人正为桃源的将来发展之路盘算谋划。

  未来的道路在脚下延伸,桃源人民的日子还将继续,期待桃源成为真正的“世间桃源”!(蛟洋镇)

  编辑:兰秀清 编审:薛晓兰 监制:黄金林 总监制:张锋育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