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美丽的崇际村
学生在崇际村写生。
写生服务综合体
肖耀忠在整理房间。
村民为写生团队准备晚餐。
本月上旬,闽江学院76名学生、3位老师来到泰宁县上青乡崇际村,进行为期一周的写生实践课,村民肖耀忠每天巡查民宿、制定食谱、察看食材,把师生们的后勤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崇际村离泰宁县城约20公里,是上清溪畔的美丽村庄。泰宁着力打造全域化写生基地,去年起,这个宁静的村庄热闹起来,一批批写生团队纷至沓来。
如何留住客源?如何解决团队食宿问题?如何让良好的生态资源真正为村民“变现”?崇际村交出了一份答卷。
奇特的矛盾:“房空着”与“没地住”
村民肖耀忠,曾经担任过村干部,这些年来在家乡负责工程项目。工作中,他发现崇际村存在一个矛盾。
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村民盖起了三层楼的美丽小洋房。但由于家庭人口不多,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经商,农宅基本只使用一层,有的甚至整幢未装修闲置。留守在家中的妇女和老人,多靠传统农业为生,收入微薄。
泰宁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是绘画写生、艺术创作的绝佳地,县里出台多项激励措施和政策,打造全域化写生,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崇际村生态资源优良,旅游基础设施完备,周边散布数个百年古村落,非常适宜学生采风、写生、摄影。2017年3月,江西客商黄良军来到崇际村,被这抹“眼中的乡愁”深深打动,很快在村里成立大美古韵写生创作基地,将崇际村这个写生点推广至全国各地。通过师生之间的口口相传,崇际村在业界声名鹊起。
随着写生团队的激增,住宿成了一个大问题。2017年,崇际村虽然发展了几幢民宿,但一天最多只能接待大约70人,许多团队到了崇际后无法住宿,只能每天往返于村庄与县城之间,既不方便,也存在安全隐患。
一方面是村民农宅闲置,留守村民难创收;一方面是写生团队没地住,美山秀水留不住师生。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在农民增收的同时便利师生,实现“双赢”?肖耀忠琢磨开了。
闲置农宅入股:坐在家中当“老板”
去年,肖耀忠与黄良军等合作人投资200余万元,成立了福建省龙跃部落民宿有限公司,与村民一起以合作社的形式发展民宿。
一方面,他对之前已经成熟的7户民宿进行改造,并与农户签订入股协议,以总利润为100股计算,农户以农宅入股,两间房为一股年底进行股金分红;一方面,他租用另外11幢闲置农宅,由公司重新装修,这些农宅5年内免租金,第六年起也同样入股获得股金收益。
去年8月,18幢民宿全部完成改造投入使用,共设置床位226个,客房对标宾馆酒店的标间,两张单人床、独立卫生间,电视空调一应俱全。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学生入住,合理分配客源。
当年年底,7户农户年底获得分红1.3万元。今年受疫情影响,刚起步的民宿业被按下了“暂停键”,但合作社兑现承诺,农户仍然拿到了1万元最低收益金。村民林梅是七旬留守老人。前些年她家盖起一幢新房,但因家人都在外地经商,因此只简单装修了一楼供她居住。去年她加入合作社,自己仍住一楼,其他楼层由合作社管理,“原来几乎是毛坯房,现在全部装修好了,很漂亮!”她笑着说,“再过两三年就可以拿股金分红,坐在家中也可以当老板了!”
政府助力:打造“一条龙”写生服务
住宿解决了,学生的吃饭问题怎么办?业余时光怎样打发?乡党委、政府前来“助力”。
今年来,乡村两级投入450万元,完善写生基础配套设施,一方面建设写生服务综合体、书吧、咖啡吧、水边长廊等休闲场所,一方面建成龙鳞坝、江心岛、秋千架、摇摆桥等娱乐景观区,打造餐饮、住宿、休闲游玩“一条龙”写生服务。
写生服务综合体功能多样,既是举办晚会、沙龙派对等活动的场所,也可以变成容纳500人就餐的大食堂,整体提高了崇际村的接待能力。
吃、住、娱问题全部解决,写生团队在此驻扎,一人一天的三餐伙食费加住宿费只需要80元。完善的设施为写生基地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目前,崇际村写生基地已与全国近40所高校对接,去年,合作社接待写生团队3.2万余人次、散客近8000人次。
“蝴蝶效应”:家门口就业 乡村旅游火爆
12月3日16时,在写生基地食堂里,村民许美英、林梅、许恰梅等在为即将归来的师生们准备晚餐。她们都是留守妇女,平时没有其他收入。基地为村民们提供了厨师、保洁员等近10个岗位,今年她们在食堂当厨师,每天有120元的工资收入。
乡里为主动融入全域化写生而建设的龙鳞坝、水边长廊等娱乐设施,一经推出就让崇际“火”了,这里成为泰宁乡村旅游新晋“网红村”。每到晴好天气,周边市民与游客总爱带着家人到这里,与水嬉戏亲近自然。
源源不断的写生团队与游客为山村带来勃勃生机。村里的蔬菜不用运到城里卖了,笋干莲子等土特产畅销了,小卖部生意越来越好,游浆豆腐馆常常爆满……看到游客越来越多,民宿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村民都在寻找商机,想着如何致富。“乡亲们思想观念转变了,素质提升了。”村主任李加良笑着说,“每家每户把自己房前屋后拾掇得干干净净,村容村貌越来越美。”
肖耀忠对民宿合作社发展充满信心。他准备继续加大投入,再改造提升六七栋民宿,达到500个床位规模,“让崇际更多村民分享到绿水青山的福利。”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