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考亭村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化压力为动力,
严格对照上级的工作要求和内容,
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真改善、大提升。

十一月以来,潭城街道考亭村以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营造“水清、天蓝、山绿、村美”的良好生态宜居环境,积极响应大战六十天实现“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考亭村认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村干部、党员、群众、共建单位一同投入到活动中去,着力解决村中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根据村情制定长效机制,推动考亭村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按照市、区、街道专项行动的总体要求,考亭村制定了大战六十天实现“全域无垃圾”行动方案,强化了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并制定各片各自然村分工负责网格进度表,由各片区各网格的村干部专人负责、真抓实干,紧扣工作内容,扎实做好做细各项任务。



01

“硬规矩”正人居环境整治“文明风”

考亭村将人居环境整治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调动全村的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性,转变村民对人居环境的认知,建立起人居环境整治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走出“干部干、群众看”的怪圈,形成户户有责任的人居环境整治模式。二是划分网格,落实责任,因地制宜设置各村民小组网格卫生监督员,通过日常巡逻及时发现人居问题,及时处理,建立起卫生监督员考核机制。三是强化村两委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引领作用,以村两委包组的形式,做好各自所包小组规划,找准路子,寻求人居环境治理的突破,不大包大揽而是带动小组乃至全村形成人居文明新风尚。

02

“包干式”催人居环境整治“加速度”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考亭村党支部作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红色车头”,发动“红色引擎”,踩下加速“油门”,充分利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让党员牢记身份,积极支持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带头实践。以上考亭自然村为试点,将民宅划分成22个包干带,党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一个党员负责一个包干带,以身作则做好自家房前屋后卫生,对周围乱堆放、卫生问题进行及时劝导,引导村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推动村庄环境由面对检查的“一时美”向日常生活的“持久美”转变。

03

“大比武”促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

人居环境整治的本质是提升农民对乡村治理的认知水平以及治理能力,通过大范围共同参与,从而形成人居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考亭村开展“人居环境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建立评选小组,通过严格的评选机制,对辖区内372户村民的房前屋后、庭院、包干路段进行现场评定5个星级等次,给予三星及以上星级农户一定奖励。有竞争才会有发展,家家户户进行人居环境“比武”,用成果说话,在全村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人居文明氛围,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

04

“联字诀”获人居环境整治“强助力”

结合“机关联乡村”志愿结对帮扶活动,南平市纪委监委、中国银行建阳支行、考亭村打好“联建”这张牌,根据人居环境中存在不同类型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确定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的重点,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结合考亭村党支部党员“包干区”模式,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力度,使人居环境治理获得强劲助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共同缔造美丽乡村,将考亭村打造成真正的“南平市后花园”。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
整治

整治

整治

截至目前,考亭村共计发动党员群众900余人次,清理生活垃圾17吨、清理河道漂浮物27处、黑臭水沟2条20米、房前屋后乱堆放31处、乱停车193起。下一步,考亭村还将继续推进集中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巩固整治成果,确保乡村更整洁、乡风更文明。

供稿:杨慧琦

图片:考亭村

编辑:黄光伟

长按二维码识别
精彩内容早知道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