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闽南山区的华安人民总有喜人的丰收——

采下枇杷、有李子,割下香蕉、有菠萝,摘了荔枝、有龙眼,荷塘挖藕、有莲子。八月多尼黑满山,九月茶香沁心田,十月稻黄说丰年,腊月橘红甜满园……

春,花艳

在马坑乡福田村党员李秀兰的香茶花基地,从种植技术到管理技术,李秀兰对帮扶户都倾囊相授。在她的帮助下,帮扶户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发生了变化。

近年来,马坑乡高度重视在家农村党员的创业致富带头作用,以党员创大户为抓手,延伸党员“三培养”,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形成特色党建品牌,促进优势产业巩固提升。

在马坑乡,名贵花木种植面积约1.2万亩,品种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在党员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这场种植“大戏”中,党员创大户带动脱贫的故事在这里不断上演,为全面决胜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 果甜

进入盛夏,高安镇万善葡萄园基地,葡萄渐次成熟,高挂枝头,一颗颗晶莹剔透。

2017年,万善葡萄园基地从宁德福安引进巨峰、阳光玫瑰、巨玫瑰、夏黑等6个高优葡萄品种。目前,全镇已种植高优葡萄100多亩。

一颗葡萄,富了农家,甜了日子。万善葡萄园是高安镇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也是华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试验基地。作为全镇21户贫困户增收项目,每户贫困户都有属于自己的0.2亩葡萄地,定点挂牌,年终可获得葡萄及种苗销售利润分成。

一果百香。百香果,人称有百种水果的味道,人见人甜。素有“百果之王”的百香果已然从网红变成产业红。作为“短平快”项目,华安县把百香果产业作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建立“合作社+田间专家+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切实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目前,全县百香果种植面积达1.2万亩,产量约2万吨,总产值约1.8亿元。

秋,香郁

一叶生香。铁观音茶按照季节采制多季,以秋茶的香气最甚,茶农更愿意把秋茶称之“秋香”。华安县委、县政府更是持续实施“兴茶富民”的发展战略,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值约9亿元,茶产业成为华安县惠及面最广、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民生大产业。

树下生香。湖林乡西陂村通过林下砂仁种植,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农林经济新增长点,走出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新路子。农民有了绿色“新存折”,生态致富两不误。

同样,在高车乡,在适合林下种植的地方也套种砂仁,这样既能保护好生态,又能赚到钱,收获真金白银

冬,橘甘

又是一年橙黄橘绿时,黄枣百年坪山柚园果飘香。华安县的坪山柚与文旦柚、沙田柚、暹罗柚并称,跻身“世界四大名柚”之列,早已名扬海内外。如何复兴坪山柚这一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华安先后建立14个总面积约1200亩的老果园改造示范片,优质坪山柚高接换片500多亩,建设“五新”示范基地,探索品种创新与品质提升。不久前,华安县新圩镇、沙建镇、华丰镇、高车乡还被认定为第二批福建特色农产品(坪山柚)优势区。

春节前后,“报春柑”(沃柑、茂谷柑)渐次成熟。作为当地的开春第一果,一箱箱柑橘被打包,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

在华丰镇,下坂村沃柑产业扶贫基地采用“乡镇+基地+贫困户”长效扶贫机制,吸收镇里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去年年底喜得红利12.6万元。

走在小康路上,华安县这个茶果大观园里,勤劳的华安人民将继续发展以茶叶、特色水果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建立哈龙峰生态茶园、百畲“柚乡文创”、百香果专业合作社、得极庄沃柑、三畲尖茂谷柑等“十大特色现代农业基地”,打响铁观音茶、坪山柚、百香果、沃柑、茂谷柑等“十大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