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平潭时报讯(融媒体记者林小玉林舒玲杨咏林林海艳)3日,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社会宣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节目一播出,立即在实验区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时代楷模用发光的事迹照亮前行的道路,要向榜样对标,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为实验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教育扶贫,是福建和宁夏对口帮扶的重要内容,20多年来,先后有21批福建教师前往宁夏支教,福建师范大学平潭附属中学的教研室副主任杨海燕正是其中一位。看到节目中出现宁夏南部西海固山区的画面时,杨海燕的眼眶红了。“与有荣焉,思绪万千,那两年的支教记忆一下子就回来了。”她激动地说,作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践行者,这段经历给她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支教送去的是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带回来的是宁夏人民坚毅、勤劳、不屈不挠的精神。

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丁龙在收听收看节目后感触颇深。他说,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福建援宁群体,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用智慧和汗水助力宁夏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脱贫致富,他们是决战脱贫的号角,更是比学赶超的标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挂钩帮扶的扶贫工作者,我将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为榜样,认真践行实验区党工委提出的‘当好党员的引路人和群众的贴心人’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丁龙说。

海坛片区挂职干部李继行表示,以林月婵为代表的扶贫干部,24年如一日,进行扶贫工作,真正做到了久久为功。“这种‘久久为功的担当精神’让我敬佩不已,当前实验区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发展关键期,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把这种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助力平潭的建设发展。”李继行说。

宝湖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秀凤是海坛片区乡村讲师团的成员之一,在观看节目后,她更坚定了要为基层群众传播党和政府的“好声音”和“正能量”的志向。“他们扎根基层、相互扶持,扛起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真的让我们非常感动。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杨秀凤说。

实验区交通投资集团工程建设部党员干部王筱杰认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为榜样,不畏艰苦、勇挑重担,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作出贡献;勇于实践,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工作,奋力推动‘一岛两窗三区’建设。”王筱杰说。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