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原标题:实施保障民生补齐短板工程 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名片:保障民生补齐短板工程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实施保障民生补齐短板工程。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教育不均衡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补齐城乡养老服务短板。
核心提示
民生大于天,民心重于山。在过去一年里,实验区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宗旨,倾听民声民意,大力实施保障民生补齐短板工程,将民生实事融入到重点项目建设中,在教育、医疗、养老、脱贫攻坚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惠民富民脚步。
据统计,2019年实验区保障民生补齐短板工程共涉及43个攻坚项目,计划投资11.79亿元,现已完成9.16亿元工程量。一张张民生清单解了民忧,一项项民生工程通向民心,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掷地有声”。
实验区精准扶贫帮扶联系卡
弱有所扶精准扶贫成效好
“原来住的是一小间房,如今,不仅住上大房子,还买了车。”家住建新村的紫菜养殖户魏文善,原本家中贫困,在“千企帮千村”等扶贫政策的扶持下,去年与平潭县水产良种实验有限公司“结对子”,在企业的帮扶下实现紫菜增产增收,家里的经济情况发生大变化。
在建新村、建民村等重点帮扶村庄里,像魏文善这样的紫菜养殖户还有很多。据了解,自“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以来,实验区已落实12家企业与8个村签约结对,还大力推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推动东金村、国彩村等12个试点村与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共安排资金720万元,确保年收益率不低于7%。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实验区通过强化扶贫举措、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政策落实,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去年,平潭持续开发公益性岗位,并制定出台《平潭综合实验区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管理实施办法》,为贫困户发展生产提供5万元以内、3年以内的免抵押、免担保、政府贴息生产性贷款,帮助贫困户解决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实验区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处处长林霞表示,截至2019年9月底,实验区241户、838人区定精准扶贫开发对象已实现全部脱贫。
学有所教学子入学不发愁
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学前教育学位紧缺的问题日益凸显。2019年,平潭新建成并投用包括金井湾幼儿园、岚城新区中心幼儿园等三所公办幼儿园,共计新增学位810个,有效缓解了学位紧缺问题。
去年,中楼中心幼儿园主体工程封顶,转入室内外装修阶段;平潭敖东中心小学扩建工程完成;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所有楼体封顶,预计今年开始招生……新建一批、移交收回一批、改扩建一批学校,实验区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扩大资源总量,共筹划和实施了21个重点项目。
2019年12月12日,厦门大学平潭研究院正式在岚揭牌成立,标志着厦门大学与平潭的合作开启新篇章。
从软硬件条件不足,到实现研究生教育零的突破,平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如今,苏澳中心幼儿园、东升幼儿园整体工程已完成建设,平原中心幼儿园(改扩建)、西航第一幼儿园项目建设均稳步推进,一批又一批教育项目落地、开工,让岚岛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在乐天伦养老院督导正在引导老人做健身操
病有所医就诊条件大提升
在保障民生补齐短板工程中,实验区对准突出矛盾,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筑牢群众健康之基。
过去一年,平潭医疗服务硬件环境大幅改善,其中潭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门诊综合大楼、金井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均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目标。据了解,潭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门诊综合大楼于去年10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门诊人次数、住院人次数同比增长42.58%、69.38%;金井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进入装修及水电安装阶段,预计今年5月份投入使用。同时,实验区对全区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提升改造,极大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环境,群众就医获得感显著提高。
老有所养养老体系趋完善
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同时,平潭通过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医养结合的“平潭路径”,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实验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约6.9万人,占总人口数超过15%。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实验区去年通过推进农村幸福院、民办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补漏、完善实验区养老体系。
据介绍,实验区目前共有1所福利中心、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家乡镇敬老院、6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家民办养老机构、87家农村幸福院以及1家智慧化养老服务机构。
2019年,一张覆盖基本民生保障的安全网在实验区不断被织密,弱有所扶、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愿望正一个个变为现实。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向着幸福再出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平潭将继续砥砺前行。
医护人员在为市民答疑解惑
深化目标
紧扣百姓关切精准补齐短板
2020年,实验区将紧扣百姓关切,精准补齐短板,注重提升内涵,解决一批群众最操心、最烦心、最揪心的问题。实施教育、卫生、养老、殡改等民生补短板项目31个,总投资约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10亿元。
重点把握好“三个更加”:
一是更加注重精准适用。实施民生项目要在策划论证上更适合、建设规模上更契合、群众需求上更吻合。新建1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10个农村幸福院,区福利中心和童心颐养中心全面运营。加快建设滨湖幼儿园、中楼中心幼儿园、平原中心幼儿园、西航第一幼儿园等,确保2020年8月建成并投用;推动城区房地产配套幼儿园回收,建设一批“公有、民营、普惠”幼儿园,充实学前教育资源。
二是更加注重“啃硬骨头”。聚焦久拖不决“硬骨头”发力。抓殡葬改革,开工一批乡镇骨灰楼堂及小型殡仪馆;抓医疗服务改进,推动省级优质资源有效下沉;抓农村饮水工程,确保2021年建成供水;抓食品药品安全,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和药品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三是更加注重内涵提升。着力破解城乡之间、主岛与离岛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极大不均衡问题。覆盖基本医疗服务,推动形成分级诊疗,加强专科建设,实行错位发展。开展实用公益医疗咨询、“百名医师乡村行”活动,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公立医院医生每月到村卫生室工作一天、派出挂职“第一岛医”,着力扭转离岛“有设备、无医生”窘况。提供有温度的基础教育资源,鼓励中学富余教师转岗到小学任教,推动平潭一中、城关中学、师大附中与其他中学师资交流融合。对已建成场馆设施全面梳理,明确管养单位,防止建而不用。
亮点
2019年保障民生补齐短板工程共涉及43个攻坚项目,计划投资11.79亿元,现已完成9.16亿元工程量。
脱贫攻坚:2019年,57名精准扶贫开发对象获公益性岗位。截至2019年9月底,实验区241户、838人区定精准扶贫开发对象已实现全部脱贫。
教育:共筹划和实施了21个重点项目,其中列入保障民生补齐教育短板的8个项目已陆续建成。
医疗:截至2019年10月,平潭协和医院共接诊门急诊患者40.54万人次,开展三级、四级手术量达1601台,同比增长36.84%。共开展286项新技术新项目,均为全区首例。
养老:实验区目前共有1所福利中心、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家乡镇敬老院、6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家民办养老机构、87家农村幸福院以及1家智慧化养老服务机构,全区养老总床位数为2317张,每千名老年人床位数达34.07张。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