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原标题:241户、838人实验区定精准扶贫开发对象发来喜报——“我们脱贫了”
一场场会议、一次次探讨、一个个决定……他们为贫困户出谋划策;
一个个项目、一场场培训、一次次帮扶……他们让贫困户感受温暖。
聚焦精准脱贫,提高脱贫成效,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实验区举全区之力,坚持把脱贫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脱贫”的要求,通过强化扶贫举措、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政策落实,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在此之际,241户、838人实验区定精准扶贫开发对象发来喜报——“我们脱贫了!”
自加压力 扛起扶贫责任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实验区纳入国家和省级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平台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0户,省委、省政府也未给实验区下达脱贫减贫任务。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自加压力,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在全区进行摸排。2018年4月,确定了精准扶贫开发对象241户、838人,对其中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户采取三级挂钩帮扶模式,帮助脱贫。”实验区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处处长林霞说。
任务确定后,实验区便组织召开一系列会议,理清精准扶贫工作思路、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安排、及时解决矛盾困难,建立从实验区到村三级领导干部挂钩帮扶机制,确保精准扶贫开发对象应扶尽扶、应纳尽纳、应退尽退。
实验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创新“361”工作模式,就业、产业、教育、信贷、救助多渠道开展帮扶;
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动企业进行挂钩帮扶,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帮助贫困户获批农商行创业贷款,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学业资助及无息贷款;
实验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创新“企业+贫困户”模式,牵头多家企业与贫困户签订扶贫就业框架协议,为贫困户提供三年就业岗位;
……
“从实验区到村,每一个挂钩帮扶干部对我们都非常关心,经常来了解我们的近况。能脱贫,真的特别感谢全体帮扶干部。”实验区定精准扶贫开发对象林吓俤说。
一户一策 强化造血功能
精准施策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因此,在确定脱贫攻坚工作后,实验区立足实际,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社会保障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住房安全保障”六大扶贫工程,并要求挂钩帮扶干部根据不同挂钩帮扶对象的情况、问题、类型,采取分类施策,“一户一策”,制定精细化扶贫举措,并取得显著成效。
平潭县水产良种实验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苗种培育、养殖技术推广及科技研发于一体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自《平潭综合实验区“千企帮千村”计划实施方案》实施以来,建新村、建民村、华东村成了公司重点帮扶村庄。
“公司长期给贫困养殖户低价或预提供紫菜苗以及技术指导。”平潭县水产良种实验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丽明说,不仅如此,公司还采用“公司+养殖户”模式,建立紫菜养殖基地,定期组织集美大学、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实验区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教授给养殖户培训,帮助制定增收计划,带动养殖户增产增收。
“原来住的是一小间房,如今,不仅住上大房子,还买了车。”家住建新村的养殖户魏文善,原本家中贫困,在“千企帮千村”的政策扶持以及高丽明的帮扶下,家里的经济情况发生了大变化。
数据显示,自“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以来,实验区已落实12家企业与8个村签约结对。
此外,实验区还大力推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推动东金村、国彩村等12个试点村与实验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共安排资金720万元,确保年收益率不低于7%。制定出台《平潭综合实验区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管理实施办法》,为贫困户发展生产提供5万元以内、3年以内的免抵押、免担保、政府贴息生产性贷款,帮助贫困户解决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目前已有8户扶贫开发对象申请小额信贷,已放款5户23万元。
保障兜底 巩固帮扶成效
“在就业扶贫方面,实验区制定出台精准扶贫就业帮扶相关政策,积极开发保洁、治安、护路、扶残助残、养老护理等公益性岗位,2018年以来,已安排62名精准扶贫开发对象上岗。”林霞说,部分贫困户因为家庭或身体的原因,出现“有岗位、难就业”的问题,公益性岗位的开发能够真正帮助这类人群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在就业帮扶政策下,孙慧艳成为了一名120急救中心仓库管理员
孙慧艳是120急救中心仓库管理员,她告诉记者,自己的丈夫因为意外过世,家里有两个孩子,为了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一直没有办法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靠打零工与娘家的接济才勉强维持生计。自实验区推出公益性岗位后,自己不仅有了稳定收入,还能兼顾家庭。
除促进贫困户“自我造血”外,今年4月,实验区将农村低保标准从每年的5544元提高到7920元,并落实延保渐退机制。在低保对象延保期间,对因低保标准提高、政策调整、再度返贫等原因重新符合低保条件的,自动取消退保期限、转为正常保障。截至今年9月,共为实验区扶贫开发对象发放低保金297.4万元。
此外,实验区还将精准扶贫开发对象全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保障贫困人口享受一次性定额救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补助待遇。截至今年9月底,全额资助扶贫开发对象医保参保缴费720人,资助金额54.8万元,共有940人次享受医疗救助,医疗救助款达35.78万元。
“我将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努力学习,把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努力学习本领,将来回馈社会。”平潭一中受助学生代表说。
近年来,实验区在教育扶贫方面持续发力,全省首创将贷款审核权限下放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压缩贷款时间,为贫困大学生开辟办理贷款绿色通道。对精准扶贫开发对象按照最高标准予以资助,推行学前助学金按困难程度分每学年2000元、1000元两档;12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学杂费,高中阶段助学金按困难程度分每学年3000元、1700元两档。
“在实验区各级挂钩帮扶单位的合力攻坚下,通过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小额信贷等新举措,帮助贫困户就近就业、发展生产,如今,实验区241户、838人实验区定精准扶贫开发对象已全部实现脱贫。”实验区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主持工作)、实验区扶贫办主任陈佳丁说,接下来,各级挂钩帮扶干部将继续加强后续帮扶、跟踪回访、监测评估,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目前,实验区定精准扶贫开发对象所享受的帮扶政策将持续至2020年底,真正实现“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