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高山军营村,云上白交祠。近几年,同安区军营村、白交祠村旅游业蓬勃发展,依托天然绝佳的高山环境优势,两个村庄挖掘开发了一批特色景点,发挥利用民宿、农家乐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为了加快两村的乡村振兴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带动军营村、白交祠村的乡村旅游文化发展,两村积极探索旅游股份合作制试点改革,引入厦门旅游集团进行开发和运营,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饮食、住宿、导览等服务。
“我们进驻后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引进专业化的管理运营体系,带动村里相关旅游产业发展;二是帮助村民完成转型再就业,引入品牌化服务体系后,吸引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就业。”厦门厦旅中星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项目运营副总经理杨杰告诉记者,这两个村乡村振兴项目主要是以党建活动为引领,以旅游、文创为手段,打造“党建主题乡村振兴示范村”“高山乡居村落型休闲度假目的地”两个品牌。
创新发展模式 村民合作入股
厦门旅游集团于2018年4月到两村实地考察后,开始筹备工作,首批筹建队伍于2018年7月正式进驻军营村、白交祠村两个高山村。
村子里本就有不少村民自己经营的民宿、农家乐,厦旅集团进驻后是否会抢村民的生意?
杨杰介绍,本着“不与民抢食”的原则,该项目探索了“国企示范项目+村集体带动+村民合作入股”的运营模式。厦旅集团与军营村、白交祠村的村民委员会达成共识,厦旅集团旗下公司与两村合作社分别成立厦门军营红乡村开发有限公司、七彩白蛟乡村开发有限公司,由双方共同运营,达到村民共同参与、共享成果的目的。
项目进驻后,厦旅集团委派驻地负责人到村里,组建企业团队,从高山党校及乡村旅游后勤保障等方面,具体落实推进项目建设。
据悉,目前,两村与厦旅集团在民宿提升及公共食堂运营方面的工作颇有成效,未来还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创产业等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办好公共食堂 带动村民增收
“党校办到高山上,教授请进家门口,学员深入田间头,百姓获得双丰收。”作为党建教育基地,两村的高山党校自成立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单位来这里开展培训学习、党建活动等。三年多来,高山党校共举办270个培训班次,培训学员13500多人次,辐射吸引了20多万名党员群众来学习考察。
通常来说,每个培训班学员多则上百人,最少也有三四十人。为了满足广大学员和游客的用餐需求,厦旅集团投资在军营村组建了公共食堂,公共食堂于今年7月1日开始试运营,可容纳近200人同时用餐。
厦旅集团军营村驻地负责人梁启强介绍,公共食堂的菜品都是就地取材,用地瓜、芋头、佛手瓜、岩葱、土鸡土鸭等本村特色农产品来制作,农产品主要向村民收购,一是能保证菜品的品质,二是能带动村民增收。
“以前做农家乐是一家赚,现在是大家都有份。”杨杰表示,公共食堂由公司与村合作社共同运营,盈利是平均分配的,所以全村村民都能参与盈利分红。
公共食堂副厨李春就是本村人,她家里也在经营一家农家乐。李春告诉记者,与自己经营农家乐相比,在公共食堂工作,挣钱、学经验都不落下,这里的运营管理模式给她很多启发,她希望能用自己所学提升自家农家乐的经营水平。
提升民宿品质 留住更多游客
绮丽秀美的高山风光、沁人心脾的浓郁茶香、色味俱佳的农家菜肴……如今的军营村、白交祠村,人群“吸附力”不断增强,游客越来越多,培训的学员也是一批接一批来。如何让游客、学员住得满意、住得舒服,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入住?
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厦旅集团结合实际情况为当地民宿制定了统一的民宿设施及服务标准,提出同安区民宿平台建设方案。“针对不同的客群,我们将打造精品民宿、乡村民宿、农家民宿等不同等级的民宿。”杨杰告诉记者,通过对民宿进行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布草洗涤配送、统一管理培训、统一营销推广,将实现民宿规范化管理,高效率运作。
而原有的乡村民宿进行整合提升,满足准入机制后,由业主自由选择是否加入民宿平台。杨杰表示,准入机制可以说是一种手段,倒逼一些达不到标准和要求的民宿进行整改提升,主动提升民宿品质,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据悉,目前两村已有100多间民宿符合准入机制,这些民宿的业主也自愿申请加入民宿平台。预计9月中旬,厦旅集团将对这些民宿启动进一步提升计划。
“民宿改造后,环境更好了,价格也能定得更高。”村民高水银很期待。他告诉记者,自家的民宿经过改造后,目前已申请加入平台。下一步,厦旅集团还将对民宿进行统一提升,未来由平台统一管理运营,他不仅能享受利润分红,而且更省心。不仅如此,得益于前端销售,游客接待量还将更大。
村民逐渐转型 青年返乡就业
细心的市民、游客会发现,如今在军营村经常会看到身穿红色统一服装的工作人员在接待游客、培训团,他们都是厦门军营红乡村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记者了解到,在这11人团队中,除了驻地负责人梁启强,其余工作人员都是由厦门军营红乡村开发有限公司招收的本村村民。“本地村民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对村里的情况更熟悉,因此,团队成立初期招聘首先面向本村村民。”梁启强表示,首选本村村民可以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助力村民转型,为乡村建设出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队伍里还有两名返乡青年。高美玲和高溪巡都是村里走出的大学生,今年6月,刚毕业的高美玲加入了“军营红”团队。“刚开始很多同学和朋友都不理解,问我是不是疯了。”高美玲笑着对记者说,她从小在这里长大,习惯了家乡的环境,刚好有这样的工作机会,便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
高溪巡是团队里的旅游管家,主要职责是接待游客或者旅游团。他表示,目前的工作让他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希望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