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建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就业渠道逐步多元化,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了从物质极短缺的温饱不足状况到总体小康的跨越。

图片

 

城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改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由改革开放前的较单一的以农业生产为主,逐步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转移,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从1978年的79.311.69.1发展到2014年的47.817.334.9。十八大以来,建瓯市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营造优化营商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新兴就业岗位不断涌现,到2018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33.86万人,比1952年增长4.5倍,年均增长2.6%。全市就业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由1952年的28.8提高到2018年的61.3%。城镇失业登记率长期保持在稳定状态。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70年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4年的632元提高到2018年的32179元,年均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2年的69元提高到2018年的17252元,年均增长8.7%。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8年底住户储蓄存款余额152.60亿元,比1952年增长8383.9倍,年均增长14.7%。此外,股票、证券等金融资产规模也不断扩大。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人们生活已经从吃穿用的简单满足转变为对质量的追求,消费结构逐步多元化,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方面的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的出现,人们在消费方式上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个性化。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01元,比1990年的1053元增长17.9倍,年均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228元,比1990年的685元增长16.9倍,年均增长10.9%。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的56.5%降至2014年的33.6%;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064.4%降至2014年的30.8%。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984年的10.74平方米扩大到2014年的41.4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984年的21.00平方米提高到2014年的61.81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经过70年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保障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对象扩大到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经济类型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及自由职业者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对象覆盖城乡所有居民。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至2018年底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7.83万人,领取养老金9.37亿元,其中,农村领取养老金人数8.1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34万人,享受失业保险人数416人。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46.76万人,参保率99.8%,参加职工医保人数4.35万人。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基本消除,因老弱病残等原因致贫的人员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补助,2018年全市1296位城镇居民和9536位农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老年人养老事业快速发展,新建建州老年中心、社会福利中心一期等,农村幸福院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启动建设,建州老年中心“医养结合”项目二期主体竣工。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