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提升就医环境,崭新的仙游县第二医院让群众看病更便捷。
仙游县医院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本报记者 朱建婷 通讯员 李丽莹 文/图
近年来,仙游县实施医疗卫生补短板项目,持续深化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加快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该县共实施医疗卫生补短板项目12个,总投资20.7亿元,县财政投入1.6亿元,新建和改造医疗设施23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500床;县域内就诊率达80.32%,位居全市第一,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年增长达16.17%,分级诊疗效果初现。
近年来,仙游县以建设健康仙游为引领,实施医疗卫生补短板项目,持续深化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加快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建设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的机制体系,最大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文化兴的新时代美丽新仙游提供良好的健康环境。
先行先试 提供全方位就医保障
7月2日,县中医院恢复诊疗第一天,记者来到医院门诊部,只见挂号大厅里人来人往,前来就医的患者穿梭在服务窗口前挂号、交费,候诊大厅里,一些病患坐在整齐干净的候诊椅上等待叫号。
“听说县中医院恢复诊疗,我一早就过来排队。”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原来的中医院很小,经过升级改造,不仅设备更加齐全,还有专家坐诊,看病更加方便。
2017年,因县妇幼保健院迁建新址,县中医院暂停诊疗,进行升级改造。如今的县中医院,在原县妇幼保健院旧址基础上,按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眼下,中医院不仅诊疗科室齐全,还拥有DR、彩超、生化分析仪、血球仪等先进设备,恢复诊疗业务后,由县总医院抽调医护人员30余人,轮流坐诊;药房也得到升级,引进了中药智能配方系统,实现了中药材自动称量、核对,可对药剂直接冲服,进一步方便群众。
作为全省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域之一,2017年10月,仙游在全市率先启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组建工作,2018年12月,挂牌成立仙游县总医院,将仙游县医院、县中医院、县皮肤病防治院及1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一体化管理,明确了总医院办医主体职责及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
县总医院院长颜伟说,通过成立县总医院,在医共体内实行统一的规章制度、质量管理、技术规范,建设县域消毒供应、临床检验、远程会诊、心电诊断、病理检验、医学影像等六大资源共享中心,有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一站式”服务患者群众,全面提升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此外,仙游还成立“药联体”开展药品“价格谈判”,带量议价,以量换价,在全省统一招标目录和医保支付结算价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药品采购成本。推行“招生产企业,我市统一配送,网上阳光采购”制度,确保药品及时供应。由医保中心与药品供货企业结算货款,促进药价降低,及时掌握药品采购信息,为精准管控药品提供数据支撑,减轻群众看病经济负担。
数字医疗 让看病更加便捷放心
拍摄CT后,只需要十几分钟放射片就会同步远程到省内三甲医院影像科会诊,专家的意见通过网络传回仙游。近日,记者来到仙游县第二医院(仙游县妇幼保健院)新院,64排128层螺旋CT设备吸引眼球。
该院影像科主任吴福财告诉记者,通过该设备可将CT影像实时上传到省市著名三甲医院,为患者了带来极大的获益和便捷。以前遇到疑难病例或需上级医院会诊,患者需舟车劳顿前往大医院排队、挂号,才能请专家看一看,如今通过“互联网+医疗”就医模式,实现了群众“不出家门看专家”,免去了来回奔波的辛苦。
动动手指就能办事,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仅在县区的市民可以享受到远程医疗服务,在乡镇的群众同样可以。近年来,仙游县大力推进数字卫生建设,县总医院六大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基本已完成,不久后将实现基层卫生院全部接入县总医院影像诊断中心,运用无胶化拍片,实现对基层卫生院远程会诊,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平。
从看病不方便到现在家门口实现就医,眼下,通过数字医疗不仅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使用,还有力促进分级诊疗,目前县域内就诊率达80.32%,位居全市第一,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年增长达16.17%,分级诊疗效果初现。
同时,全县7家二级医疗机构(县医院、第二医院、德安医院、博爱医院、人民医院、城东医院、南门妇产专科医院)均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18家乡镇(街道)卫生院和300个村卫生所均建立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村卫生所信息化上线率达到70%以上;开通了区域卫生信息监管平台及预约诊疗平台,全县18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上线家庭医生签约系统。率先启动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试点建设,18家乡镇(街道)卫生院全面完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如今,通过数字医疗,在城区就医,群众只需关注相关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即可预约挂号和诊间支付服务,还可看到电子病历,检查项目、用药明细及支出费用等,真正让看病更加便捷放心。
补齐短板 进一步满足就医需求
“以前山区卫生院基本没什么人来,看病全靠一根听诊器。”7月2日,来到仙游县总医院菜溪分院,该院院长黄彬游回忆以前的就医设备深有感触。眼下,通过改革,分院不仅医务人员多了起来,而且设备也更加先进,可以进行生化、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还有DR,大大满足了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
为补齐卫生事业短板,近年来,仙游加快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尽最大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合理配置和更新乡镇卫生院必要的设施设备,开展常规检验和心电、超声、X线影像等检查服务,提高基层检验检查服务能力。今年计划投入11897万元,添置、更新县医院、皮肤病防治院及15所卫生院医疗设备。达到二级医院推荐标准的中心卫生院,适当提高设备配置标准,确保诊疗需求。
除了配置设施设备,近年来,仙游县还大力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2016-2018年,仙游共实施医疗卫生补短板项目12个,总投资20.7亿元,县财政已投入1.6亿元,新建和改造医疗设施23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500床。
眼下,县第一医院正按序时推进,按三甲医院标准规划建设,预计一期项目2022年底竣工投用,建成之后将大大改善市民的就医环境。县皮防院新院占地面积15亩,新建综合大楼一幢,今年可实现搬迁并投入使用。
同时,仙游还实施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工程。2016-2018年,共投入资金8100万元,改新建面积23500平方米,完成7个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工程(西苑、大济、鲤南、钟山、榜头、游洋、石苍);并完成125个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
今年,仙游还将继续投入资金1.2亿元,改扩建县医院停车场等项目,改造园庄、郊尾卫生院,新建4所卫生院(盖尾镇卫生院瑞峰分院、枫亭镇中心卫生院、菜溪卫生院、社硎卫生院),完善榜头、大济、鲤南卫生院绿化、排污、停车场等扫尾工程,提升服务质量。目前园庄、盖尾、大济、榜头、鲤南等卫生院均已动工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