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原标题:民生底线的“兜牢之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去年,实验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民生问题打了一场扎扎实实的民生补短板攻坚战,全区社会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今年以来,实验区继续深化攻坚行动,实施“八大工程”,以“保障民生补齐短板工程”为着力点,实施一批民生补短板项目,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下一步,实验区将持续瞄准民生短板弱项,从一个个具体项目、一项项实际举措中抓提升、促落地、见实效,全力落实“保障民生补齐短板工程”各项工作,牢牢托住民生底线。
紧盯短板 教育公平优质
教育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更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是实验区当下的一项重要任务。
7月29日,平潭首家纯台资培训中心及幼儿园——育达岚台交流培训中心暨附设幼儿园动工,不仅开创了纯台资在实验区办学的先河,更标志着岚台教育交流合作即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该项目将建设岚台交流培训中心和苏菲亚双语幼儿园,预计于2020年6月开始招生。建成后将提供台湾特色学前教育、证照检定、在职进修、兴趣专班、师资培训、课后学习等丰富课程,并将台湾师资引入平潭。
一直以来,教育不均衡、软硬件条件不足是平潭学前教育的短板。实验区以实施“保障民生补齐短板工程”为突破口,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着力补齐教育短板。今年,苏澳中心幼儿园、东升幼儿园、中楼中心幼儿园、平原中心幼儿园、西航第一幼儿园等多个项目顺利推进。其中,苏澳中心幼儿园、东升幼儿园主体工程均已完成封顶,正在开展砖砌体施工和水电安装工作,计划在8月底验收。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项目也在持续推进。据了解,平潭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楼已封顶,宿舍楼、康复楼主体工程已完成90%,风雨操场已完成基础和框架柱梁模板施工。
作为平潭首所高校,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平潭校区继去年首批学生正式搬迁入住后,项目又迎来新进展。其中,二期项目工科楼一、二号楼和实训楼一、六、七号楼以及文科楼目前均已交付使用;工科楼三号楼、实训楼二号楼预计将于8月底完工;工科楼四号楼三层梁板钢筋已完成50%。
日前,实验区管委会与厦门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厦门大学平潭研究院。据了解,厦门大学平潭研究院将对接平潭发展定位和产业需求,以台湾研究交叉学科、海洋科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MBA)、戏剧与影视学等一级学科为主,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基础上开展具有平潭特色的学科建设,为实验区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咨政服务,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国际领先的集教学、育才、研发于一体的创新型研究院。
立足优势 文体蓬勃发展
文化体育事业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衡量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年以来,实验区聚力发展高质量文化体育事业,补齐文化体育短板,持续开展全民健身、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工作,推动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平潭拥有优质卓越的海洋资源、强劲稳定的风力条件、辽阔优美的沙滩环境和广泛的海蚀地貌。实验区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成功打造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体育品牌赛事。
今年以来,实验区先后成功举办了2019年世界残排联沙滩排球国际赛平潭公开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平潭站)、第六届“海洋杯”中国·平潭国际自行车公开赛等多个大型体育赛事。其中,不久前落幕的“海洋杯”赛事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西班牙等21个国家和地区共2505名选手参加,为群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自行车竞技。
下半年,第三届“泳动平潭”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2019年最美乡村越野跑(平潭站)、第八届中国平潭国际风筝冲浪节等赛事也将陆续筹备开展。
与此同时,实验区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组织各个乡镇积极申报2019年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并开展多样全民健身活动,推出一系列群众性体育运动项目,搭建两岸体育交流桥梁,进一步促进两岸人民交流互动。
今年以来,平潭已经举办了2019年全民健身运动会暨两岸棒垒球新年邀请赛、第七届“贺岁杯”八人制足球赛、台球、跆拳道等14场全民健身活动 ,参与人数达到4000多人 ,财政投入达50万元。实验区社会事业局文体处副处长林鸿说,乒乓球、围棋、跆拳道、棒垒球等都是群众基础较为广泛的文体项目,这些文体赛事的举办,不仅让平潭积累了举办大中型体育比赛的丰富经验,还充分发挥了体育在海峡两岸群众交流融合中的平台作用。
另一方面,实验区大力推进闽剧团排演厅、壳丘头遗址博物馆项目、澳前片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图书馆综合楼等文体项目的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精准扶贫 乡村全面振兴
精准脱贫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必须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平潭全面开展扶贫开发对象入户访察工作,通过地毯式摸底排查,全面掌握各乡镇扶贫开发对象动态管理情况,同时开展入户访察“回头看”,对32项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完成了24项帮扶需求,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换挡提速。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实验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就业帮扶相关政策,并召开就业扶贫及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部署会,让50名精准扶贫开发对象顺利走上新岗位。同时,我区还加强对精准扶贫开发对象的职业技能培训,精准扶贫开发对象创业就业增收渠道越走越宽。
此外,实验区还发布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和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帮助扶贫开发对象发展庭院经济,为他们解决资金和技术上的难题。
持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激活乡土文化因子,实验区正在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新画卷。今年,芦洋乡芦北村、中楼乡大坪村建立了花生新品种展示示范片,展示示范新品种;平原镇上攀村、屿头乡旺滨村、中楼乡南楼村等村庄分别了建立火龙果、百香果、大棚西红柿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特色农业发展如火如荼;一个个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中心相继落地,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
据了解,今年平潭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1项,新申请的2项“绿色食品”已通过省级产地、产品检测。此外,实验区还积极创建特色水产品品牌,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申报“平潭坛紫菜农产品地理标志”,做强渔业支柱产业。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