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江春霖当监察御史的6年间,刺贪刺奸,不畏强权,先后弹劾军机大臣袁世凯、庆亲王奕劻等权贵,上弹劾奏折68本,其中指名道姓的有15人……”

6月14日,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萩芦镇江春霖故居展示馆前,人头攒动,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讲台上,涵江区纪委干部陈志平正向台下的观众介绍有“晚清谏官第一人”之誉的江春霖的孝廉事迹。

“今天80多个位置全都坐满了,不少群众站着看完演出,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莆田市涵江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涵江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江春霖故居展示馆、李富家风教育基地等孝廉文化教育基地作用,通过孝廉文化讲堂、莆仙戏、歌曲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江春霖、李富等本辖区勤廉人物的典型事迹,打造孝廉文化品牌。

这是莆田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一镇一孝廉·清风润莆田”创建活动的一个缩影。

莆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上出过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留下了“一家九剌史”“一门五学士”“六部五尚书”等科甲佳话,涌现出“不畏权贵、弹劾王公、宰相党羽的林润”“一日内三次上疏弹劾同乡同窗同僚的林友兰”“祖孙三代御史的郑积祖孙”等清官廉吏,他们的严明执法,匡扶正义,自律俭素,诗礼传家,深深教育影响后人。

如何从中挖掘孝廉因子,让孝廉人物从古籍中走出来,鲜活起来,营造行孝治家、崇廉尚德的良好社会氛围?

莆田市纪委监委按照省纪委监委的部署要求,以“一镇一孝廉·清风润莆田”为主题,充分利用莆田特色文化资源,通过活动促孝廉、媒体宣孝廉、示范育孝廉、作品倡孝廉等载体形式,不断讲好具有莆田特色、彰显时代风采的孝廉故事,弘扬清风正气。

“我剪了一幅孩子为妈妈捶背的剪纸作品,等剪好了我要把它带回家送给我的妈妈……”6月21日,在荔城区第三实验小学操场上,一场以“弘扬孝廉文化”为主题的剪纸活动正在进行着。

活动中,剪纸老师耐心讲解示范,手把手指导学生们创作孝廉剪纸作品。伴随着一双双巧手上下飞舞,一幅幅包含孝廉元素的剪纸作品跃然纸上,线条流畅、刀法细腻、栩栩如生。

“通过剪纸活动将孝廉文化和传统艺术相融合,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孝廉的种子,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荔城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陈华元表示。

不仅荔城区,“一镇一孝廉·清风润莆田”创建活动在莆田各地如火如荼开展。仙游县纪委监委将孝廉文化同本土传统戏剧“联姻”,创作廉政小戏,在镇村文化广场进行演出宣传,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城厢区巧借莆田电视台“秋生讲古”栏目受众面广的特点,将辖区孝廉人物的典型事迹,以莆仙方言讲古的形式呈现给群众,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

“我们将继续挖掘整理、总结诠释莆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廉元素,发挥职能部门的资源优势,凝聚工作合力,积极探索,推陈出新,深入推进‘一镇一孝廉·清风润莆田’创建活动,聚合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助力美丽莆田建设。”莆田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黄朝理)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