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陈国孟

他是从仙游龙华镇金溪村走出去的能人,在河南从事工程施工等,事业如日中天;他又是一个情系扶贫事业,全心帮扶金溪村“造血”脱贫的好人,累计为村里慷慨解囊900多万元。他,就是与金溪村签约帮扶结对子的“好乡贤”黄多福。

黄多福出生穷苦人家,13岁就不得不辍学外出闯荡,从白手起家变成事业有成的企业家。2009年,黄多福创建河南闽兴建设有限公司,专攻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工程建筑和房地产事业,年施工能力约100万平方米。

今年48岁的黄多福富了不忘本,总想通过对家乡的支持,来表达自己的拳拳深情。据统计,至去年初,他已累计捐资900多万元,用于金溪村的小学提升改造、养老院、聚福桥、溪岸整治等民生工程建设。如前些年,他看到金溪村松柏洋自然村1000多村民世世代代苦于村头小河阻碍通行的“出行难”,捐了300万元,不但为家乡架起了“聚福桥”,还修筑了河坝、护栏,对地灾点溪岸进行整治绿化,极大方便了乡亲们出行。

3年前,黄多福积极响应“精准扶贫——莆商在行动”的号召,返乡与金溪贫困村签订帮扶结对协议。他说,事业成功了就要懂得回报社会,为扶贫事业出钱出力责无旁贷。

据悉,金溪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25户82人,黄多福在镇、村干部带领下到困难户家中挨家走访,了解家庭详细情况,并决定以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捐赠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切实改变茶农,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贫困面貌。

“精准扶贫的强村富民行动,关键在产业”。由于金溪村“古门岭”的63多亩茶园原种植经济效益低下的“福六”“毛蟹”等落伍品种,急需改造转型。在他的建议下,请来省里专家、县茶叶协会以及茶叶龙头企业共同商讨“把脉”,最后他出资30万元、金溪茶厂出资10万元实施茶园土壤质量改良和种植“金牡丹”“瑞香”“台湾乌龙”“翠玉”等高效益的新品种茶苗15万余株,并捐出5万元实施技能培训,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了全县首个精准扶贫有机茶园产业基地。目前,安排建档立卡的25户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37人参与管理和就业,投产时年可产生效益12万元,年可增加村财收入6万元以上。同时,他斥资近30万元在金溪小学建成26.6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年可为村财创收3万余元。

为解决村里兴办民生事业资金动力不足的难题,黄多福突出发挥捐赠扶贫的作用,致力于发展敬老、美丽乡村、助奖学助教等民生事业。自2009年起,他坚持每年为金溪村80岁以上老人集体做寿、优秀学子奖学助教、老协会、幸福院等年均捐款10多万元,仅此累计捐献了近百万元。他还倾力支持村“树文明新风”系列活动,使村尊老爱幼成为常态化,奖学帮困蔚然成风。

为了解决金溪村等全镇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提高五保对象保障水平,实现农村老有所养的目标,3年前,镇里选址在金溪村建设占地5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60个床位,总投资420万元的标准敬老院,但资金缺口170万元。黄多福获悉后,立即捐赠170万元协助建设养老院,将让金溪村老人实现家门口养老的美梦。

对于教育扶贫,黄多福更是用爱心点亮希望,助力金溪学子成长成才。他捐资设立金溪小学奖教奖学基金,并带头捐款3万元,且向村民表态,自2017年起10年内每年为基金捐献3万元资金,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为金溪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善举大爱永无疆”。2017年底,仙游县成立县扶贫促进会,黄多福慷慨捐献了150万元,用爱心带动仙游籍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共募集善款1420余万元,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文化兴的“新仙游”提供资金支持。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