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华安以实现生态保护、农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共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绿色、健康、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展绿色农业,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
且看,华安如何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在131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耕耘绿色农业——
突出生态优势 争当绿色发展先锋
生态是华安最鲜明的底色,也是华安农业绿色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
作为国家级生态县、漳州市唯一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山清水秀、生态优美是华安最大的资源和资产,是最宝贵的形象和品牌。福建省第二大江——九龙江北溪贯穿华安全境107公里,水质、空气质量均超国家一级标准,森林覆盖率达72.72%,是继张家界之后全国第二个以县域命名的国家森林公园。
华安是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坪山柚之乡、中国绿色食品之乡、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如何利用优良的生态优势,创新发展思维,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突出问题治理。2016年以来,我们坚持“三铁”推进农业突出问题治理,全县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全部关闭拆除,丰山镇实现全域禁养,全县累计削减生猪39万多头,63家生猪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标准化提升改造,实现达标排放。大力开展重点小流域整治,下樟溪水质提升至Ⅲ类、竹溪水质提升至Ⅳ类、银塘溪水质提升至Ⅴ类。积极倡导农业生产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推广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绿色生产模式有效推进。
筑牢绿色根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青山才会有绿水,只有保护好森林资源才有农业绿色发展的生态基础,绿色已成为华安引以为豪、最具代表性的生态色。”陈东海说,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和乡村生态景观林建设,今年已完成造林绿化8.64万亩,通过提高林木良种使用率、加强森林抚育经营、低产低效林改造等方式,不断提升森林质量。目前,全县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916亩。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废弃矿山“青山挂白”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县共治理“青山挂白”面积3.4万平方米、水土流失1700公顷。
发展绿色产业。换届以来,县委、县政府提出念好茶、林、竹“三字经”的发展思路,鼓励农民大力发展茂谷柑、沃柑、火龙果、百香果、坪山柚等特色农业富民产业。华安县政府始终自觉扛起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重责任,不断延展“生态+”效益,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一是“生态+茶果”。创建2万亩精品生态茶园,打造茶园经济,促进茶农增收;实施坪山柚产业复兴计划;推广百香果、茂谷柑等水果种植,到2019年,全县百香果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茂谷柑、沃柑种植面积5000亩。二是“生态+设施农业”。2018年全县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000亩,农业生产进一步优化。三是“生态+旅游”。大力发展乡村度假游和温泉度假游,加快推进华特古寨温泉、万世青森林公园、中太九龙山等一批旅游大项目落地建设,努力将华安打造成探索绿色发展模式的先锋、特色农业产业的示范区,让华安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
生态兴茶 风生水起
近日,祥馨茶业黄东锋喜上眉梢,今年秋茶连连夺冠,获得县第十一届茶王赛、仙都镇“楼王杯”“茶王”。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坚持“好品质必须从源头抓起”的理念,一直以来积极打造生态茶园,匠心做好“绿色有机茶”。
一片茶园绿了一座城。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华安坚持吃生态饭、做生态事、走生态路,围绕“生态立县,兴茶富民”战略,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今年又投资2000万元,建设现代茶产业项目,大力推进茶园生态环境建设、开展茶叶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使用有机肥提升土壤地力,创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取得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双赢效果。
新兴农技 逐绿前行
近年来,华安出产的铁观音有机茶、黄金百香果、坪山柚、茂谷柑、单季大米等农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这些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以良好的经济效益激发了农民绿色种植的积极性。龙头企业陆续投资现代蔬菜、水果产业园项目,扩建智能温控大棚,采用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蔬菜,推进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建设四季水果采摘园。一批集民俗文化、乡村体验、购物美食为一体的休闲农庄如雨后春笋而生。
绿色发展理念,筑就绿色银行的康庄大道。日前,联众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百香果获评2018年漳州市青年英才优秀创业项目,源于负责人郭东鲲一直倡导绿色生产方式。该合作社拥有全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百香果基地,最近新增百香果废弃果壳制作有机肥设施设备,滴灌、微灌、微喷等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遍布果园。
绿色生产方式,倡导的是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最具节水潜力的行业。华安积极推广各种农业节水技术,让农民掌握科学的灌溉技能,将有限的水资源用在刀刃上。今年规划投资3643万元,建设1490亩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5000亩高效节水灌溉农田、6500亩新圩镇枣玉片小流域治理、1.2万亩专项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等一系列改造项目,有望年底全面竣工。
扮靓乡村 畅享美景
一个村居美了一片乡愁。华安利用自身优越的自然山水资源,开发山地梯田、传统民居等,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重点建设高安镇坪水村、新圩镇官畲村2个民族特色村以及仙都镇大地村等3个产业兴旺乡村旅游特色村。
转“臭”为“香”,乡村更美丽。以金角湖畜牧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为建设主体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针对茶树残枝、茶叶加工剩余物、百香果废弃果壳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开发农副资源,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75%,超额完成时序任务。
拆“旧”立“新”,乡村更宜居。华安投资3250万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工程,开展“一革命四行动”,建设富美宜居乡村。目前,累计完成投资3925万元,拆除危房、旱厕等废旧房屋,硬化村道32公里,清理沟渠14公里,新建休闲活动场所8个,新增绿地面积7800平方米。
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游则游,在华安,一个山清水秀、林茂果丰的优美乡村画卷扑面而来。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