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华安展示新形象。近年来,华安县着力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建设,收获不少,亮点频现:乡村讲师团成员,或带“小蜜蜂”,或提“大喇叭”,走村串户,把新思想传遍千万家;二宜楼3D裸眼灯光秀,精彩演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交融之美,荣获第十三届“中照照明奖”照明工程设计一等奖;喜获20152017年度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县城荣誉称号;先锋村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新思想 汇聚发展新动能

竹林间、小院里、田埂上、棚架下,朗朗上口的快板,生动有趣的三句半,韵味十足的芗剧小曲……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像这样寓理于情、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理论宣讲活动,在华安各地随处可见。

新圩镇官畲村文化广场上,一场题为“富美畲寨党旗红”的宣讲正在进行。作为县里乡村讲师团成员,村老支书蓝金福正组织村民们一起畅谈新思想,展望新发展。

乡村讲师团成员,犹如一只只小蜜蜂,飞入千万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事例,讲群众听得懂、接地气的话,让百姓有共鸣、能认同,听得进、记得住,推动新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传播新思想、唱响主旋律。华安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东西南北中,学以致用劲不松。不管是机关,还是乡村,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成了工作生活的标配。

学习制度化。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打造善于学习的“示范班”,今年来县委中心组集体学习9场次,由此带动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300场次以上,凝聚思想共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还前往农村一线,面对面宣讲,有效带动各级领导干部下沉宣讲。

宣讲分众化。以“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为标准,注重开展互动化、艺术化、短平快的宣讲活动,传遍边远山乡,播撒到农家小院。主题党日、读书日、“七一”等,成为宣讲的好时机。或专题培训、或专题党课、或经典诵读、或文艺演出,主题宣讲形式多样而不单一,举办活动百余场。

宣传常态化。重点开展“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等主题采访报道,持续推出“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专栏,全方位、多角度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道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已刊播十九大相关新闻近千条。

各级党委(党组)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突出抓好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筑牢意识形态“防火墙”,着力加强研判引导,严密网络管控,严格考核标准,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对全县9个乡(镇)、42个县直单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的督查考核工作,以及专题督查4次。

 

 

正能量 唱响时代主旋律

“壮哉、美哉,华安我爱你!”由县广电新闻中心航拍的10集系列风光片《飞阅华安 走进乡村》一经电视台、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发布,就“霸占”了微信朋友圈,点赞不断。

华安县宣传部门聚焦县委、县政府中心任务,加强宣传引导,讲述精彩故事,传递华安好声音,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唱响主旋律。《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栏之《携手奔小康》《寻密九龙江》《新春媒体走基层》《新时代 新华安》等系列报道,全景展现华安一江两岸40年来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引来无数赞赏的目光。新华社、中国县域经济报、福建日报、闽南日报、漳州电视台等上级媒体,也纷纷聚焦华安,宣传华安,让世人认识新华安。

奏响奋进曲。持续推进“三抓三比、十项竞赛”主题宣传,制作播出新闻在4000条以上,其中被上级媒体采用的有673条。生动的新闻宣传,极大地凝聚了共识人心,有效展示全县干群撸起袖子加油干、卷起裤腿踏实干的良好精神风貌,展现华安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图景。

今年来,舆论宣传更加主动。抓住信息发布这一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制度,确定全县各级各部门新闻发言人和联络人员名单,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华安九龙江龙舟邀请赛新闻发布会。

今年来,传播手段加快创新。重点推进县广电新闻中心“中央厨房”、演播室改造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华安新闻网”“福建华安”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积极抢占意识形态领域的制高点,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好风尚 绽放北溪文明花

“圆圆土楼配古厝,古早壁画几落幅,还有洋文和诗句,实在真富裕……”一首自创的闽南童谣,唱出华安好民风民俗、好家风家训,吹来文明之风。

华安喜获2015—2017年度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县城荣誉称号,在全省十个获此殊荣的县城中排名第三。蝶变花开华安美——

全县持续推进主题公园、主题街道、主题社区建设,重点启动仙都镇仙美组文体活动中心、沙建镇利水村励志馆、新圩镇古渡口等主题活动点的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设置公益广告牌100多处,3000多平方米,刊播公益广告168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50多场。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放先锋教育馆、党群活动馆、廉政教育馆、土楼齐家馆等主题教育馆,修缮华南区游击队战斗遗址联春楼、下垅苏维埃政府革命旧址。持续做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学习宣传和“新时代好少年”推荐评选活动,精心组织清明祭英烈、六一“学雷锋争当美德少年”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心手相牵 情暖华安”关爱青少年活动月系列活动,发放慰问金7.5万元。

大力推进全县移风易俗工作,突出抓好核心价值观融入、破除社会陋习等“六大行动”,精心谋划“婚育新风进万家”“廉洁党风和谐家风”等十大主题活动,成功举办“不忘初心跟党走 移风易俗树新风”主题系列文艺演出,评选出83户县级“最美十星级文明户”,先锋村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全县投入1.8亿元在城区建设6个休闲公园,新建3个停车场。确定206个、总投资85.2亿元的民生社会事业补短板项目,着力解决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出行难、公共配套差“四难一差”问题。加快县城中心区改造步伐,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特色味 彰显文化软实力

华安充分发挥北溪文化优势,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特色文化+”文章,促进“华安文化”向“文化华安”转化,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让群众业余时间“动起来”、文化生活“富起来”。

文化产业显特色。立足独特资源优势和深厚文化底蕴,规划编制仙都高山族风情休闲小镇、沙建华特九龙水镇、华安玉特色小镇,推动华安文化交流中心、中太九龙山旅游等14个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二宜楼3D裸眼灯光秀精彩演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交融之美,荣获中国照明行业最高奖第十三届“中照照明奖”——照明工程设计奖一等奖。与央视6套电影频道联合拍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乙未之风雨催城》《乙未之台岛遗恨》,反映华安高山族同胞先辈当年在台湾追随黑旗军将领刘永福,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故事;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首部反映大学生创新创业院线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也在华安取景,将于今年底上映。持续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光照人有机养生养老和有机农业教育基地、华安文化交流中心、万世青生态旅游景区、漳州马文化小镇4个项目入编《2018年漳州市文化产业项目招商手册》。

文化遗产重保护。启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十大行动”,加快推进二宜楼、南山宫、雨伞楼、齐云楼的修缮和东溪窑遗址申报“国保”工作,精心策划“庆祝土楼成功申遗10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文艺晚会、海峡两岸华安九龙江龙舟邀请赛、昭卿秋千成人礼、坪水畲乡篝火晚会等传统文化活动。

文化服务再提升。华安文化交流中心、高山族舞蹈传承交流基地、凤凰台文化广场等,已然成为农村基层宣传文化主阵地,同时启动“五馆一中心”、21个行政村体育活动场所和24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位于华安文化交流中心的群艺馆,已吸引7个文艺家协会入驻,先后举办“喜迎十九大 建设新华安”奇石玉雕书法美术摄影大联展、“学习总书记讲话·摘抄十九大报告”的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联展等多场大型文化交流活动。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