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用非常之力 竟非常之功

“党建+”的泉州扶贫故事

泉州晚报06版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灶美村家家户户触电“淘宝”(陈林森 摄)

驻村干部刘春辉(右一)为黄沙村引进的光伏发电项目已投入使用 (林书修 摄)

晋江—安溪精准扶贫项目捐赠仪式
(市委组织部供图)

福建省永春县岵山镇茂霞村党委书记陈建华,带领村班子和村民,把茂霞村建设成“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成为中国乡村旅游首批国家级品牌,践行了一个支部党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求真、开拓本质。 (陈志鹏 摄)

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来到蓉中村培训,在企业考察中寻找“脱贫致富经”。(黄晓如 摄)

德化县驻村干部与农户一起收割众筹稻谷(斯达供图)

让困难群众一个都不落、一个都不少地同步进入全面小康,泉州脱贫攻坚的决心非凡。为此,泉州给出明确的目标:今年年底,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共21837人全部脱贫。为了这个庄严的承诺,泉州各地用非常之力,竟非常之功,给出了很好的成绩单:自2011年以来,全市累计脱贫超16.86万人;截至今年8月,市委、市政府过去五年累计统筹超8.6亿元资金扶贫。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督查组来泉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工作,充分肯定泉州的成效,认为泉州市脱贫攻坚工作有氛围、有经验、有特色。那么,泉州的氛围、经验、特色在哪里?下面的泉州扶贫故事,值得借鉴。

党员“双带”许下7.4万项承诺

●模式:党员“承诺、践诺、评诺”工作

●成效: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19万多户,帮助970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村村财平均增收3.8万元

“今年我们的基地又是一个丰收年,你看这杨桃又大又甜!”面对漫山的杨桃林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果香,泉港区涂岭镇白潼村村民心里乐呵呵。这要归功于白潼村党员蔡庆清,“在镇、村支持下,这些年我在荒山进行土壤改良和场地改造,建成了1500多亩梯园式杨桃基地。”

致富路上,蔡庆清不忘履行党员的责任。“刚开始我尝试种了十几亩,没想到很快就声名远播,产品供不应求,得预约才能买到。这时候,区里正在推行党员冠名活动,就把我推到了‘一线’。”开展冠名活动后,蔡庆清成了带头人,站出来带着大家一起干。

“当时我很担心带不好大家,村民会说我这个党员不合格。那我就亮出身份,给大家一个承诺。”为了履行自己的承诺,蔡庆清一直在努力。他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把全村人的安居乐业作为肩上的一份责任。在蔡庆清的带领下,白潼村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领头雁”。60多岁的王美珠是其中一位受益者,由于丈夫过世早,孩子在外打工,王美珠的生活艰苦。蔡庆清听说后,立即到王美珠家了解情况,帮助她在房前屋后种了一些杨桃苗。如今,多了一份收入,王美珠的生活状况有所好转。

像蔡庆清杨桃种植示范基地这样的“党员冠名专业合作社”,让广大农户尝到了甜头。目前,蔡庆清杨桃种植示范基地产品畅销,成员达100多人,户均年收入达4万多元。

党员冠名活动,只是泉州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深入开展党员“承诺、践诺、评诺”工作的一个举措。泉州创设“三诺”载体,推动农村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好“双带”作用,截至2017年11月,全市共有5.5万多名农村党员作出涉及脱贫攻坚的公开承诺7.4万项,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19万多户,帮助970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村村财平均增收3.8万元。(记者吴宗宝)

山沟沟里出了中国淘宝村

●模式:“党支部+藤铁工艺+电商+贫困户”

●成效:连续四年电商年交易额超2亿元

离安溪县城40多公里远的山沟沟里,尚卿乡灶美村在2003年以前是远近皆知的重点帮扶贫困村。如今,这座小村庄却是国内鼎鼎有名的藤铁工艺“淘宝村”。脱胎换骨的变化,离不开当地“党支部+藤铁工艺+电商+贫困户”的帮扶模式所产生的蝴蝶效应。

在灶美村当了20多年村干部的老村支书廖桂金见证了村庄的巨变。彼时,盛产竹藤工艺品的灶美村遭遇外销“瓶颈”,廖桂金一度发愁如何带领村民走出困境。2008年,机缘巧合之下,廖桂金号召村里的80后、90后年轻人触电“淘宝”,掘出第一桶金。此后,在灶美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家家户户买上电脑、接上网线,冲浪“淘宝”,独辟蹊径地走出了一条藤铁工艺家居用品销售的“新航路”,带动起村民脱贫致富。村民廖翠兰一家过去就深陷贫困。精准扶贫过程中,党组织便为其量身订制了“就地解决就业,掌握一门技艺,发展藤铁电商,增强造血功能”的脱贫方案。廖翠兰家人均收入从过去的不足2800元,到去年底已经达到了17000元,顺利走出了贫困。

2013年,阿里巴巴公布首批20个“中国淘宝村”,福建仅2个村庄入围,电商年交易额高达1.8亿元的灶美村正是其中之一。此后,灶美村又以每年至少2亿元的交易记录,连续四年卫冕荣耀。电商为昔日的贫困村带来了富民新希望。 (记者陈林森)

富村+穷村牵手奔小康

●模式:“跨村联带”

●成效:助推经济薄弱村古县村、坑内村整顿转化,农民年收入增加600多万元

“从我们在党旗下宣誓的那刻起,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成为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难题,拥有46年党龄的泉港区前黄镇“凤阳联村”党总支书记连伙法通过基层帮扶新举措——“跨村联带”,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2013年6月,泉港区发挥“名村、名书记”带动效应,试水建立“凤阳联村”党总支。“名村”凤阳结对帮扶“邻居”古县村和坑内村,“名书记”连伙法就是带头人。“一家、一村富都不算富,联村致富路才宽。”连伙法是这样设想的,“凤阳村交通便利、加工业发达,古县村、坑内村相对落后,却资源丰富;施行‘跨村联带’打破村域限制,通过先进村与薄弱村‘1+N’结对联建方式,就能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在泉港区委组织部的支持下,这一设想很快得以实现,“凤阳联村”党总支建立起来了,由连伙法兼任镇党委副书记、联村党总支书记,联村党总支通过发挥联村经济发展联合社、党员冠名服务品牌等载体作用,推动村级班子变强、发展思路变清、精神面貌变好、群众收入变高、村容村貌变美,有效助推了薄弱村古县村、坑内村的整顿转化、晋位升级。

推行“跨村联带”四年多来,“凤阳联村”党总支引进大象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和中兴农业有限公司,流转3个村2000多亩土地发展现代农业,日均用工230人,增加农民年收入600多万元。同时,引进针织、养殖、家居等项目企业,解决了三个村200多名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记者许雅玲)

“驻村书记,请再留一年”

●模式:驻村第一书记

●成效:为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引进9个项目

眼看着一年的驻村工作即将结束,而9个落地项目大部分只是完成前期工作,永春县一都镇黄沙村的村民们自发写了请愿书,200多名村民在请愿书上签字、按手印,想挽留黄沙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春辉——“驻村书记,请再留一年”。

2016年11月,泉州市委下派174名优秀党员干部到各县(市、区)贫困村开展扶贫、驻村蹲点工作,市水利局干部刘春辉就是其中一员。驻村伊始,刘春辉了解到,黄沙村是一个年村财收入不到5000元的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村干部信心不足,党支部59名党员中有三分之二长期外出工作、创业、生活,难以起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如何才能改变全村的现状?经过认真思考,刘春辉决定以党建工作为抓手,推进黄沙村项目建设,带动全村脱贫攻坚。在村两委会上、党员活动日活动中,他不厌其烦地引导村两委成员与长期在外的党员联系,主动与镇政府沟通交流,积极主动争取项目建设申报机会。

为推进土地整理项目,他先后20多次从偏僻的村里到市、县国土局咨询对接;为争取建设农村安全饮水提升工程,他多次开车前往省水利厅跟踪、协调,终于为村里争取到85.8万元的项目资金;为解决村财收入低的问题,他帮助村里申报建设起50KW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增加村财约8万元……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刘春辉为黄沙村引进9个项目,增强了黄沙村的“造血功能”。 (记者许雅玲)

能人治村变制度制村

●模式:村级治理“清晒用督”四权工作法

●成效:全村2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

惠安县紫山镇尾山村地处惠安西北部,全村有党员45名。2012年换届前,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集体账目不清楚,导致群众对村干部不信任、不支持、不配合,各项工作严重滞后,一度被定为后进村。

在深入分析尾山村落后根源的基础上,惠安县探索实施了村干部权力“清晒用督”的“四权工作法”,把村级各项工作融入村务公开、“三资”监管、便民服务等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帮助村党支部重塑公信力,重新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脱贫致富,村级治理能力建设非常重要。”尾山村党支部书记陈志贤说道,“经过探索与实践,我们逐步实现了由‘能人治村’向‘制度治村’转变、‘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村级组织服务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

在这一治理模式下,尾山村脱贫攻坚工作方面得到快速推进,全村2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其中,由村两委领办的尾山村农产品电商平台,采取“支部+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组织村民群众参加惠西旅游带农民培训班,加强技术培训和产品销售服务,完成农产品销售额45万元,50多户种植大户平均增收上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多元,实现了农户增收、村财增长的双赢局面,推动尾山村走上民富村强路。(记者吴宗宝)

甘肃村支书千里来泉取“致富经”

●模式: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1+11”模式

●成效:练就近1000名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

今年,甘肃省武山县杨河乡刘强村村支书钟国旭忙于协调落实贷款,筹划一个“大动作”。这些年来,在钟国旭的带领下,刘强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硬化的水泥路从县城通到了村子。然而,他一直为村子缺少致富产业而发愁。

2014年底,经国务院扶贫办批准,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启动。以南安市蓉中村为主体的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创新推出的“1+11”模式,即脱产在蓉中基地培训1个月时间,对参训学员返村创业继续指导、帮扶、跟踪服务11个月。作为学员之一,钟国旭来到蓉中村,与其他村民每天专心学习《休闲观光农业》《小微企业》《电子商务》等课程,认真做笔记。

走出大山,来到蓉中村,这是钟国旭头一回到南方。他惊奇地发现,蓉中村是一个人均耕地不到一分地的小村庄,一不靠山二不靠海,更没有矿产资源,一年产值却有十几亿元。“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贫富。”在参与小微企业的实践中,在与企业家零距离互动时,钟国旭感受到,蓉中村的村民办小微企业,就像家乡村民种庄稼一样,几乎家家都有小作坊,人人都会技术活。“今年,我准备带领村民通过林地养鸡,一起赚钱。”钟国旭说。

像钟国旭这样为脱贫致富,而不远千里来到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的村干部还有很多。截至今年11月,该基地已举办8期培训,累计培训近1000人,培训学员覆盖福建、甘肃、宁夏、湖北等省份共80多个县(市、区)。(记者吴宗宝)

众筹农业解农业“众愁”

●模式:“一亩良田”众筹计划

●成效:帮助70户贫困户增加收入

2015年7月,泉州市派驻德化县驻村蹲点工作队队员吕斯达到德化春美乡梁春村开展助村扶贫工作。作为党员,他心系群众冷暖,驻村伊始,就到村民家中,到田间地头,掌握村情民意。通过走访,他了解到:遇到丰产年份或种植过剩,滞销难题常让农户苦不堪言却束手无策。

为了让农业生产“种愁”难题不再为难农户,他发起了全省首家以三农众筹为主题,以定向施策、精准扶贫为宗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德化县一亩良田食材众筹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并发布“一亩良田·众筹计划”。

为了寻找合适的田地,吕斯达把目标锁定在人少地多的空心村,最终在杨梅乡云溪村物色到地块。合作社向云溪村农户流转了310亩田地,并就地取材,聘请当地农民种植水稻。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认筹者可随时到田头监督,也可以在收获季节自行收割,或是带家人过去参观,享受乡野之趣。

吕斯达说,通过“一亩良田众筹计划”,农户预先得到种植水稻的指令,并最终把优质的稻米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消费者也可以直接监控农产品质量,更加有利于实现真正的绿色生态无公害,也改善了农产品常出现的滞销现象。两年来,“一亩良田”众筹计划已开展了三期,帮助70户贫困户通过参与生产增加收入。

(记者许雅玲)

国定贫困户搬入幸福新居

●模式:“百企联百村帮千户”

●成效:安溪上百家企业落实帮扶资金1600多万元

脱贫攻坚,全民参与。过去几年,我市在全省全国首创并实施了包括百企帮百村、百会扶百村、百侨助百村在内的“三百工程”。

去年4月,安溪积极响应,启动了“百企联百村帮千户”的精准扶贫行动。

“活到这把年纪,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能住上新房子。”家住感德镇大坂村的老汉吴顺治站在占地120平方米的新居前,分外感慨。令他感慨的还有,自己的命运竟会跟中国知名大型民营企业——恒兴集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百企联百村帮千户”行动启动后,在各级党组织的部署下,县、镇、村三级党员干部奔走“牵线”,促成拥有资产规模超过120亿元的恒兴集团与感德镇大坂村和西坪镇留山村两个省级重点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生于安溪长于茶乡的恒兴集团董事长柯希平时常挂念着贫困群众,数次率队深入帮扶村逐一走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从产业、智力、商贸、就业、基础设施扶贫等多方面入手,精心制订具体有效的精准帮扶措施,形成切实可行的扶贫计划方案。企业的两名副总则带着集团帮扶小组每月至少到访一次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跟踪了解脱贫进展。

一年多来,大坂村的14户贫困户相继脱贫。其中,像吴顺治一样的5户国定贫困户,在企业的支持下还通过异地搬迁搬离了破旧不堪的老宅,陆续迁入了地理位置更好的新居,过上了甜美的生活。

据统计,截至10月,安溪已发动136家企业、商会、海外会馆结对帮扶101个村、1152户3820人,落实帮扶资金1600多万元;已有921户3055人因此脱贫。(记者陈林森)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