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福州城区河网密布,共有107条内河,分属六大水系,总长约244公里。水虽是福源,却也有隐忧,亟待治理。 “水清、河畅、安全、生态”,这是福州市内河水系治理所要实现的目标。 2017年,晋安28条内河纳入治理名单,分为新店片和晋安东区2大片区(5个流域片区),其中黑臭水体11条。 晋安内河治理的重点是什么,引进了什么先进技术装备,又面临着怎样的难题? 即日起,“今日晋安”公众号将以系列报道的形式,给大家介绍晋安内河整治情况。 先来看看内河治理分布图 ⬇⬇⬇ 总体概况 晋安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含28条内河,总长度约63公里,总投资30多亿元,以PPP模式为主,分为新店片区和晋安东区,其中,晋安东区又可细分为东浦洋下、登云、福兴投资区等5个流域片区。 今年晋安重点整治河段为11条黑臭水体,分别为东郊河、浦东河、磨洋河、新厝河、淌洋河、陈厝河、琴亭河、竹屿河、洋下河、茶园河、洋里溪。整治项目包括截污坝建设、景观坝建设、沿河截污系统新建、河道清淤、水体循环系统建设、应急水处理设备安装等。 整个治理周期分为3年。其中,到2017年底,要完成截污、清淤工程,以及基本消除水体黑臭现象;2018年底完成驳岸景观工程,实现整体竣工;2020年底达到地表V类水标准。 整治难点 此次内河整治的一大难点在于征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量大。40天内(截止日期为11月30日),需完成21条内河共120个征迁难点。 为了按时有序完成任务,晋安的广大领导干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奋战在涉水征迁一线,耐心向涉迁户讲解政策。 在鼓山镇辖区内的陈厝河,一家物流公司的提货大厅处于征迁范围内。虽然正值物流繁忙季节,拆除将极大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但在征迁人员的政策宣讲下,企业充分理解和支持征迁工作,积极配合搬迁。 拆除物流企业提货大厅 目前,已拆除各类沿岸违法建设约57万平方米,沿河6米线交地面积达1030亩。各有关单位,将抓紧最后的时限,完成“扫尾冲刺”工作。 因河施策 此次水系治理充分考虑了差异性,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 断头河主要采用生态补水,保证水环境所需的基本循环水量,配合生态修复,建构好的生态活水体系。 针对不同类型的暗涵,完全封闭区域按暗涵内总体截流方式设计,对上下游有水汇入流出的暗涵段,间隔设置检查孔及强化曝气设施,末端设置强化生物处理及应急处理设施。 琴亭河施工现场 旧屋区及老旧小区与远期规划的分流制体系结合,优先收集高浓度排水(化粪池),近期则按合流制,加大截污倍数。 针对工业聚集区(主要是石材加工厂)的水质特性,管网区域内设置针对性的混凝沉淀,避免对河道生态及市政污水系统的冲击。 施工亮点 此次治理,还具备不少亮点,例如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超磁工艺在国内的水处理领域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河道湖泊水和景观水治理方面,通过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快速净化水体,恢复水体功能。 在水质净化工序上,将采用移动式超磁一体化设备,利用瞬间产生大于重力600多倍的磁力,实现短时间内去除水中的COD、SS和TP等污染物。在生态基础构建上,根据河道工程建设情况综合考虑,因地制宜采用底泥改良剂、曝气机、河道净化一体机或者生物纤维滤床。 在处理淤泥上,引进了最新最大的淤泥干化机。一个月时间内,可干化近9万立方米的淤泥。 大型淤泥干化机 清出的淤泥,有条件的还将优先处置后回收使用,作为绿化用地的营养土,实现生态处置。 此外,还将安装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水质变化,施工完成后继续由施工方负责12年的日常维护养管。 沿岸建串珠公园 在治理黑臭水体的基础上,还兼顾了群众百姓的日常生活需要,沿河将建设以步行道贯通的串珠公园,还河于民,形成“一河、两岸、一节点”的功能布局。 琴亭河效果图 东郊河效果图 据了解,晋安28条内河两岸将建成51个滨河串珠公园,建成后面积约2200亩。其中10个串珠公园已于国庆节前完工并开放,其余41个串珠公园也已全部交地,正在陆续进场施工。
文字/编辑 徐强
最新资讯、实用信息、权威发布,一切尽在“今日晋安”!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