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鲤城来洋社区创新模式促贫困户“多头增收”
鲤城街道来洋社区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乡村旅游项目,以“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通过提供岗位、产权入股、扶贫贷款入股等方式实现贫困户“多头增收”, 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推进扶贫攻坚的持续发展之路。
来洋社区境内的大蜚山景区是省级森林公园,有“县城后花园”的美誉。随着县委县政府“大城关”布局建设,离县城近的大蜚山地理优势更加明显,是开发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地。
全县推进精准扶贫攻坚战启动以来,如何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为贫困户脱贫增收创新路子,成为来洋社区探索的方向。该社区两委干部通过和村民代表反复论证,建立了“打造龙头精品带动脱贫致富、发展乡村旅游助力精准脱贫”的旅游扶贫模式,吸引贫困户主动参与到大蜚山休闲旅游开发建设中,掀起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
今年7月,来洋社区注册成立莆田市来洋休闲农业开发公司,作为社区第三产业,致力于开发大蜚山休闲旅游项目和生态农业开发。该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另加来洋社区群众(贫困户为主)共同集资的模式进行建设。其中,20公顷生态农业景观,已被福建省农科院纳入生态农业实验基地。
该公司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需要现场管理员、卫生保洁员、休闲旅游导购员等岗位30多人,优先从贫困户中录用符合条件的劳动力,保底工资为1200元/月,并为他们缴纳社保基金。
“贫困户自己不掏一分钱就能当股东,每个月除在公司打工赚工资外,年底了还能按入股资金16%分红。”来洋社区居委会主任张新春说。该社区创新融资模式,盘活不动产权,将贫困户的地权、林权等折价成本金入股到公司。此外,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该村贫困户评级授信,每户贫困户可申请5万元的扶贫贷款。
这样一来,贫困户可以通过产权入股、扶贫贷款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到大蜚山休闲旅游区开发建设中,进行股权分红,实现“多头增收”,增强了自身“造血”能力。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