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莆田80后创业者陈戎,原本是服装连锁零售行业的一名企业高管,年薪数十万元。去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对农业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能把十几年服装品牌运营经验“嫁接”到农业中,他创办了壕鲜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方面通过微商城平台销售全国各地生鲜水果,另一方面努力把莆田本地优质农副产品接入电商平台,赋予土特产全新的品牌形象。如今,壕鲜生又承办了莆田惠农电商中心,既服务了农村创业青年,又在培育一颗颗新的乡土创业种子——
陈戎(左二)和返乡创业青年在莆阳农夫市集上展示特色农产品。
出生于1983年的陈戎,刚走出大学校门就进入了服装连锁零售行业,磨砺10多年后,升任运营副总经理职位,年薪不菲。工作之余,陈戎对公益信息特别关注,“连我自己都没想到,这决定了我的创业方向”。
一次义卖活动
企业高管转型做农业
去年3月,闽清雪柑遭遇严重滞销,陈戎在前往福州的路上听到了这个消息,决定前往闽清购买一些,为果农尽一份力。他在朋友圈里试探性询问:“有没有人要捎带一些?”结果反响强烈,预订的数量从300公斤一路上涨到1000多公斤,而且还在持续增加。“本来计划自己开车买一些回来,最后决定办一场爱心义卖,租了两辆大货车,将6户困难家庭的雪柑全部收购。”陈戎回忆说。
他收购雪柑时,并不是一窝蜂抛进车厢里,而是用十几年积累的企业管理经验做了标准化尝试:连夜订来纸箱,统一包装;每箱10公斤,确保质量。第二天,20吨雪柑运到莆田,本打算两天义卖完毕,结果仅用3小时就销售一空,这给他带来很大触动,让他萌生了创业念头:“我发现,农业非常需要商业领域已经成熟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经验,而我自己又拥有10多年的沉淀,所以想将两者结合,做一份事业。”
陈戎首先进入的,是竞争激烈但市场容量巨大的生鲜水果电商行业。他把自己当成产品经理,跑遍了全国各地的优质水果基地,签下了一份份供货协议,而后通过壕鲜生微商城实行预售,获得了消费者的订单后再向水果基地下单。“这种方式没有库存压力,损耗比较少,所以收购单价高,排除了带有保鲜剂、着色剂、膨大剂等农残的水果。”陈戎说。创业一年多,不仅商城销售日益红火,连代理壕鲜生水果的微商都达到了200多个。
引入品牌理念
优质土特产接入电商平台
进入生鲜水果电商行业后,陈戎有个强烈的意愿:把莆田四大名果荔枝、龙眼、枇杷、文旦柚借电商卖向全国。然而,他在寻找合作基地时发现,这些名优水果竟没有一个成熟的商业品牌,背后丰富的文化底蕴也没有挖掘出来,所以附加值长期得不到提升。“以荔枝而言,既有《荔枝谱》、状元红、宋家香等文化元素,也有‘荔城无处不荔枝’等诗词作品,但外面的消费者很少知道;文旦柚是科举时代一位举人和莆仙戏班一位旦角合作栽培成功的,也同样只在本地有知名度。”陈戎对此颇为惋惜。
他还发现,除了四大名果,其他名优特产如兴化米粉、手工线面、桂圆干、豆腐皮等,也都没有成熟的商业品牌,更缺乏新颖的品牌包装,所以只能在本地销售,难以通过电商平台卖向更大市场,“很想依靠自己多年的品牌运营经验做一些改变”。恰在此时,莆田城厢区政府计划在华亭镇涧口村打造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双方一拍即合,今年1月,壕鲜生接下了打造“涧口”农产品电商品牌的邀约。
原本用粗糙纸盒包装的手工线面,穿上了精致的牛皮纸外衣,做成了2.5公斤一盒的伴手礼;原本摆在货摊上称斤论两零散出售的桂圆干,装进了携带方便的食品罐,摆在办公桌上,有空时来一颗……经过壕鲜生的包装,涧口村乃至整个华亭镇的优质农副产品,以“涧口”这一极富乡土气息的品牌推向网销大市场。此外,壕鲜生还充分挖掘莆仙历史,让每份农特产品都有故事、有文化、有乡愁,最终实现附加值提升。“春节期间,仅手工线面就销售了500多公斤。”陈戎介绍说,这些农副产品的价格也普遍得到提升,以手工线面为例,本地农副市场售价每公斤在12—18元,而“涧口”牌2.5公斤装伴手礼卖到了68元每盒,“有了品牌后,产量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了”!
涧口模式的成功让其他乡镇、村庄十分艳羡。目前,壕鲜生已接到多个像“涧口”一样的邀约:城厢区常太镇东坪村,希望能将小有名气的东坪笋送上电商平台销售;秀屿区笏石镇来宅村的来宅线面,期待和“涧口”品牌手工线面一样成为走亲访友时的伴手礼;涵江区大洋乡的单季稻米,也渴望能以更新的形象、更高的价格走上城里人的餐桌……
乡土创业者“抱团”发展
7月16日,在人潮涌动、繁华热闹的莆田市区万达广场上,乡下集市一般摆满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生态土鸡、美味荔枝、山野村菇、手工枇杷膏……这是第二期莆阳农夫市集的活动现场,30多家企业、商户携带着特色农副产品在大商场里摆摊,让市民试吃、试玩、现场购买,当天销售额突破21万元。
莆阳农夫市集的承办方,就是壕鲜生。“这是我们线上、线下结合的尝试,把线上销售的优质农副产品搬到消费者面前,让农户和市民零距离、面对面。”陈戎介绍说,参加莆阳农夫市集的企业和商户,大多数是返乡创业青年,他们运用新思维创造了好心田大洋鲜米、薏米大师茶等一个个农产品商业品牌,但缺少集中展示平台。“我们壕鲜生微商城是这些商品的线上销售平台,莆阳农夫市集则是线下展示渠道,两者结合,让做农业的创业青年们抱团闯市场。”
除了农夫市集,壕鲜生还承办了莆阳惠农电商中心,并分别建成了产品展示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品牌孵化中心。在展示中心,记者看到,仙游县、荔城区等5个县、区的特色农副产品一字摆开,消费者选中自己喜爱的产品后,可以直接登录微商城购买。“今后,我们还计划把展示中心向城市社区和乡镇复制,在社区建体验店、在乡镇建服务站,把农村创业青年的山里好货卖出去、收上来。”陈戎说。
人才培训中心和品牌孵化中心的建立,则是为了更长远的规划。陈戎计划,把培训中心打造成培养农村创业青年的“黄埔军校”,向创业者们“灌输”品牌意识、市场意识,一方面能培养出更多的农村创业者,另一方面可以为将来的线下门店储备管理人才。目前,这项计划已经开始得到社会的认可——8月10日,在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农业厅、福建日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六届“福建青年创业奖”表彰活动中,陈戎获得了“十大杰出青年创业导师”的荣誉。(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文/图)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