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创业创新
吹响临港产业集结号
港口兴、企业强,产业兴、事业旺。未来五年,秀屿区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动机”,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启动器”,最大限度地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积极推动产品换代、机器换工、制造换法、商务换型、管理换脑,全力打开临港产业发展的新通途。
突出龙头带动。通过“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现代农业方面,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楼房养殖,努力把设施种植业和标准化养殖业打造成农民增收的新支柱。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临港工业方面,加快主导产业集聚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化工新材料总产值超300亿元、纺织新面料总产值超200亿元、能源总产值超200亿元;加快医疗健康、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林产品加工、银饰珠宝等特色产业精细化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充分利用秀屿的民资优势,把秀屿人的事业变成秀屿的事业。积极培育综合物流业,鼓励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
突出基础推动。着眼于港口开发开放,立足于交通互联互通,加快构建现代港口基础设施体系。推进码头、铁路、公路、园区建设,为临港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为东方大港觉醒扬起启航的风帆。
突出服务促动。积极构建“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让企业家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使创业者有安全感。
产城互动
演绎城乡一体协奏曲
秀屿区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实现一体化,建设“河畅、水清、地绿、景美、业兴”的幸福家园。
打造魅力城区。围绕田园城市建设目标,加快开发土海片区、火车站片区、中心城区。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崇文重学、兴商活贸,聚拢人气、激发活力。夯基础、建好城,实施排水防涝工程,补齐市政设施短板,实施安居提升工程。强文化、塑好城,认真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留住乡愁记忆、塑造城市灵魂,完善教育、医疗、文体、养老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兴商贸、用好城,推进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大力培育现代商贸批发中心,积极发展城市服务业,使城市建设与商贸发展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提素质、管好城,大力创建文明城区、卫生城区、园林城市,提高城市内在品质,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构建特色城镇。坚持以特色为本、以产业为根,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东庄镇着力发展临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建成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幸福家园”示范镇;东峤镇着力发展工业经济和商贸服务业,建成产业特、财气旺、人气足的活力小镇;埭头镇着力加快发展商贸、建筑业总部、能源、旅游产业,重振沿海商贸重镇雄风;平海镇积极发展滨海旅游,实施电商人才回归工程,打造“互联网+海产品+滨海旅游”的海滨特色小镇;南日镇大力发展海产品养殖和滨海旅游,全面加快风能开发,打造特色渔业岛、能源岛、生态岛和旅游岛;月塘镇大力打造临港产业的新增长极,建成服务城区、园区的“后花园”。
建设美丽乡村。重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落实“七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内容内涵,全面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化“家园清洁”行动,集约节约用地,加快推进“幸福家园”建设,因势利导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倾力打造一批体现沿海风情、滨海风光的美丽乡村。
蓝海绿带
谱写生态文明新乐章
发展既要看“经济”的脸色,也要看“自然”的气色。秀屿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蓝海”,在保护中建设“绿带”,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推动绿色化生产。严格落实国家环保标准,对现有企业,实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三废”集中处理等措施,建立项目流转和退出机制,防止工业污染。对新建项目,严格落实生态红线、环保“三同时”、排污许可管理,确保所有新建项目环保设施达标运行后,才投入正式生产。对新招商项目,严格准入标准,坚持以技术创新、生态环保、税收贡献为导向,确保环保技术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推行规模化治理。在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的同时,以实施园区、海岛、城市、乡村、校园、水系、道路、屏障等八大绿化工程为重点,抓好点线面绿化提升,掀起植绿护绿的新热潮。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让蓝海绿水、清新秀屿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
推进制度化监管。完善群众环保监督员制度,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环保监督工作。健全防控执法机制,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环保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治理主体责任,执行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究等制度,促进环保责任落实到位、落地生根。
开发开放
奏出合作共赢交响乐
秀屿区坚持以开放的视野、改革的魄力、共赢的胸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积极承接自贸区政策外溢辐射,为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活力。
深化对外交流。充分发挥海洋、港口、民资优势,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着力做好聚人脉、拓渠道、建平台、引项目的工作,推动深化多领域合作交流。
加强与港澳台侨外合作。深化与向莆铁路沿线城市和内陆地区的协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港口、码头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注重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注重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和智力资源。深化与港澳台侨外的金融、物流等合作,发挥侨力、引进侨资。巩固与台民间交流成果,拓展与台乡镇村居交流合作。
加大体制机制改革。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抓好改革,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制度,推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三个清单”管理,建立政务公开、司法公开、执法公开“三个公开”制度,建成政策的洼地和人才的高地,把优质的投资环境和高效的政务环境转化为区域的软实力。
共建共享
唱好富美秀屿主旋律
秀屿区大力倡导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做多少民生就留下多少名声,做多大民生就赢取多大民心。
抓紧精准扶贫。坚持多措并举,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责任落实,确保2017年全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注重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引导埭头筶杯等20个相对落后村参资入股风电等产业,实现资产增值,增强“造血”功能。注重把教育扶贫作为关键环节,构建帮扶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注重把保障扶贫作为兜底举措,实行农村低保与扶贫两线合一,让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与全区人民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抓好社会事业。围绕建成“教育强区”,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培育一批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义务教育学校。健全区镇村三级文体设施,重点加快广电网络互联互通、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实现文化阵地、文化资源全覆盖。提升各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提高人口计生服务水平。促进民政、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发展,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部队和国防建设,巩固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
抓实民生项目。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整体提升全区生产生活用水供给能力。全面完成新一轮海堤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进一步增强我区防灾减灾能力。建成区社会福利中心,完善各镇敬老院、农村幸福院建设,推进发展福利、慈善和养老服务事业。积极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大力实施社会保障工程,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大病保险和社会救助保障水平。
抓常文明培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发挥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弘扬和传承秀屿人“谋事无中生有、做事脚踏实地、成事报效桑梓”和“精、勤、俭、孝”的优秀品质,塑造秀屿人的灵魂、涵养秀屿人的气节。
抓细社会治理。持续推进依法治区建设,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持续深化“平安秀屿”建设,严格落实综治维稳责任,加快构建治安防控立体化、服务管理网格化、矛盾纠纷调解多元化格局。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让群众办事更方便、生活更平安。着力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以开展“六个专项治理”为抓手,提升我区综治维稳能力水平。做好信访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不忘初心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秀屿区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弘扬清风正气,团结和带领全区党员干部,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确保全区党的组织始终走在发展前列,始终成为秀屿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凝聚力。抓好思想理论教育这个根本,扎实开展以“两学一做”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抓好党性教育这个关键,抓好实践历练这个基础,把党员干部放到基层项目维稳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应对复杂考验中提升素质、增强本领。
强化领导核心,提升向心力。着力抓大事议大事管全局;着力抓领导把方向聚人心;着力抓导向重品行看实绩,完善和落实人才政策体系,识才爱才、容才聚才,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进来、凝聚起来。
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战斗力。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持续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持续实施“强村行动计划”,持续推行区镇领导挂钩联系、区直机关单位挂钩帮扶和干部驻村走访制度,努力打造一批村居党建典型、特色党建机关和非公党建示范单位。
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执行力。始终牢记宗旨,坚持“四下基层”,为群众诚心实意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始终真抓实干,践行“三严三实”,把心思精力放在干实事抓落实上;始终奋发有为,时刻保持政治担当,持续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治理,严肃整治不作为、乱作为。
严明纪律规矩,提升约束力。不断完善思想教育机制,强化党章党规党纪等教育;不断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制度化管理;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对“一把手”权力监督和干部权力运行的检查;不断完善纪律审查机制,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机制,确保把“两个责任”落到实处、引向深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征程任务艰巨,新的目标催人奋进。秀屿区委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围绕区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抓建设,心无旁骛谋发展,在更高起点上,谱写建设港兴业旺富美秀屿的新篇章!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