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打好“组合拳” 拔掉“穷根子”

精准扶贫,福鼎再发力

本报记者 王志凌 见习记者 王东东 通讯员 蔡雪玲

(刊登于闽东日报2016年5月3日第1版)


  建羊舍、养山羊,这些天,福鼎市佳阳乡双华村贫困户兰春尾和社员们卯足了干劲,一心闯富路、改穷样。

  现年58岁的兰春尾,养羊有一套,可苦于缺资金,空有一手技术却脱贫乏术。因户施策,佳阳乡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引导包括兰春尾在内的双华、后洋等村65户贫困户“抱团”组建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统筹帮扶资金、技术,标准化养殖黑山羊,并由兰春尾等有养羊经验技术的3位村民牵头养殖管理,着力培育“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示范社”。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山羊170多头,众人发力共奔富路。

  不同地区、不同村落、不同贫困户,“一副药”难除“病根”。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贫施策,方能精准扶贫、一个不落。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今年以来,福鼎精准扶贫再发力——

  识别更精准。从2月中旬起,福鼎率先宁德全市,首批选派55名乡村中小学教师驻点参与扶贫,与驻村蹲点干部、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组成专项工作队伍,以农户收入为标准,结合“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有没有病人卧在床”,开展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因户施策工作,重新梳理确定建档立卡扶贫开发对象,为扶贫攻坚提供更精准的“靶向”。同时,加快精准扶贫“网底工程”大数据平台建设,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履责更精准。围绕政策落实“最后一百米”,福鼎依托效能办,设立精准扶贫督导室,结合今年该市开展的“机关作风整顿督查年”活动,每月对各级扶贫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一次通报,每季度对扶贫工作成效开展一次评估,并列入年度绩效考评,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落实市镇村三级责任,细化明确目标任务,实施项目化管理,以推动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帮扶更精准。福鼎坚持领导干部挂钩帮扶、“一户一策”,细化“五个一批”工程,今年重点实施扶贫搬迁造福工程、龙头引领带动工程、培训就业增收工程、小额信贷扶贫工程、教育扶贫扶智工程、医疗健康扶贫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行动、“村企共建、强企扶户”精准扶贫行动等一系列举措。在信贷扶贫上方面,今年福鼎将全面推广“小额信贷促进会”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模式,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贷款难问题。为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地发展生产,福鼎还推出“2211扶贫增收工程”(山区发展2亩茶果蔬20只禽畜1个农家店1人培训就业或从事电商手工业,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沿海发展2亩紫菜海带2口网箱1个农家店1人培训就业或从事电商手工业,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精准帮扶,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培育更精准。立足山海资源特色,福鼎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引导贫困村探索各具特色的脱贫致富路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旅则旅,重点培育“一村一品”增收脱贫产业,今年确定首批10个精准扶贫典型创建村,整合专项700万元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切实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示范带动全市扶贫开发建设,实现以点带面、由“盆景”到“花园”,整体推进。

  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在发力;贫困户,在发力;来自社会各界的扶贫力量,也在进一步凝聚。

  4月22日,名京实业集团向福鼎赤溪村捐赠产业发展基金100万元,再谱社会扶贫佳话。在此之前,福鼎结合“三转一加强”活动,已安排120家企业与76个村挂钩结对,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小额贷款”模式,开展“村企共建、强企扶户”活动。仅赤溪村就对接20家企业,结对帮扶61户相对低收入家庭。

  该市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以及扶贫开发协会、企业家联合会等社会组织也持续开展“慈善一日捐”、“阳光助学”、医疗互助、“微心愿”等活动,慈善总会成立8年多来收到各类善款3796万元,“大扶贫”格局氛围浓厚、暖意融融。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