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系目前世界最大教学实习船,可同时容纳138名师生上船实习


       ●集教学、科研、运输于一体,还承担航运业务

  
        本报讯(记者 郭妮妮 通讯员 陈振星)11月2日,集美大学海上专业教学实习船“育德轮”首航仪式在厦门港招商局码头举行。“育德轮”总长199.90米、型宽32.26米、型深18.00米,总载重吨达6.4万吨,可同时满足138名师生在船上实习,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学实习船。集大校长苏文金出席仪式。

        造价2.4亿元的“大块头”
        集教学、科研、运输于一体

       “育德轮”的船东是集美大学,它从正式提出立项申请到建成,历时4年多,造价2.4亿元,交通运输部和福建省各出资8000万元。
       从远处看,“育德轮”是个“大块头”,7层楼高的船楼内设有实习驾驶室、航海研究室、机功能测试室、水手工艺操作室,还有多功能教室、单班教室、合班教室,学生可以在船上边上课边实践。配套设施方面,有餐厅、娱乐室、图书阅览室、教师休息室、教师办公室、学员健身房等教学娱乐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船上设有两个驾控台,一个是生产驾控台,一个是实习驾控台,航行时船长使用生产驾控台,实习驾控台供教学使用,可以让学生模拟操作或者实时查看航行状态。
       此外,“育德轮”还配备有姿态仪、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应力仪、舷外液位测深仪、雷达波浪测试仪5种科研设备。此套系统可以收集航行时的海域及船体的相关参数,为航海理论研究提供各类科学数据。
        据集大宣传部部长林斯丰介绍,“育德轮”并非单单只用作实习,事实上,它还是一艘商船,承担着真正的航运业务,集教学、科研和运输三种功能于一体。林斯丰表示,投入生产,以船养船,学生们也可参与真正的航运业务。

       知识与技能并重
       嘉庚先生曾建实习船

       集美航海学院是陈嘉庚先生于1920年创办的,在创办之初,他就强调“知识与技能并重”,提出要多实践,勿贪安闲,勿畏艰险。集大的第一艘教学实习船是陈嘉庚在1922年向英国购买渔船机器,雇请船匠建造的,名为“集美一号”。1926年,他又花重金从法国买进一艘铁壳拖网渔船作实习船。此后,学校还先后建造了“郑和号”、“海鸥号”等多艘端艇,作为学生操作实习和采集海上标本用。
       近年来,集大主要是依托企业,和企业共建实习船。由于共建实习船先后退役,建造一艘集大自己的实习船被提上议程,从正式提出立项申请到建成,“育德轮”历时4年多。

       图:印有集大校徽的育德轮。(郭妮妮 摄)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