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本报讯 记者从将乐县文体广电出版局获悉,将乐县上个月荣膺“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近年来,将乐县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为目标,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保群众参与公共文化,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这个县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遗产保护、对外文化交流等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文化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全县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筑面积达2100平方米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获评“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全县建立了夕阳红艺术队、南词实验剧社、食闹乐队等10多支文艺表演团队。文化单位和业余文艺团体依托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等基层组织,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文艺演出、艺术展览、电影放映等活动。
坚持每年举办“夏季风”广场文化系列活动、擂茶风情展演大赛和乡村文化艺术节,将乐擂茶、南词表演分别登上中央电视台生活早参考和大风车栏目,形成了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支持鼓励文艺精品创作。2011年以来,共有36个少儿文艺节目在市级以上文艺演出中获奖。
加强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将乐是福建省文物大县,拥有不可移动文物66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个,馆藏文物2000余件。将乐“擂茶技艺与习俗”继2008年、2011年两度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之后,再登“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榜单。竹纸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龙池古砚制作工艺、西山造纸技术、擂茶制作工艺、食闹音乐、闽北南词(将乐)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池砚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华老字号品牌,良地村被列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中国社科院东南考古研究基地落户将乐,致力于福建及相关区域的史前考古遗址的发掘和研究。
据了解,全国文化先进单位(文化先进县、市、区)是反映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经济繁荣和文明程度的殊荣,每五年评选一次。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