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11月12日晚,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三明学院校园剧《上大学》艺压群芳,斩获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三明学院被授予优秀组织奖,2010级学生蒋翔宇(剧中杨羽飞扮演者)获“校园戏剧之星”称号。

近年来,三明学院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目标,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和持续创新,办学亮点频出,办学质量不断提升,谱写了高校为社会育人才、为地方经济添活力的新篇章。

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在推进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决不能以牺牲办学质量来实现快速转型,而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产教融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三明学院第二次党代会上,学院党委书记曾祥辉提出了“转型、提质、增值”发展战略。

如何实现“提质”这一新目标?

持续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相长,改革原有课程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

“343”人才培养模式,即顶层设计“3结合”、教学过程“4抓手”、第二课堂“3转变”,是三明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学校以2013级学生为起点,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企事业用人需求,明确每门课的授课内容、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接受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全校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文化竞赛奖项457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17项;学校共向社会输送16200余名毕业生,每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我觉得这种专业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形式,不仅让我们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10月29日,第四届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暨福建省第八届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三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获奖学生王惠森深有感触地说。

如何让学子们飞得更高更远?“按照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我们要认真总结‘343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吸收借鉴台湾科技类高校等应用技术大学的先进理念,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三明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赖祥亮说。

师高弟子强,培养应用型人才还需要一支与教育教学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是破解人才“短板”的有效办法。三明学院完善了“双师型”达标、考核办法,聘请行业兼职教师,选派教师到联盟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同时,在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应用型教师倾斜,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产教融合,打造学校办学品牌(小标)

把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是三明学院提高办学质量的又一亮点。

近年来,三明学院帮助三元区获得“中国草珊瑚之乡”称号,牵头组建三明市汽车产业和三明市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海峡汽车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三明市清洁生产中心”等。同时,与福州大学、三钢集团三化公司等单位合作,组建“洁净煤气化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项目。

今年,受市政府委托,学校承接了三明市电子商务产业规划设计与电商大厦运营任务,每年为全市培养一定数量的电子商务人才,截至目前,中心已培训8000余人次;电商大厦运行半年来,入驻企业20多家,中心孵化能力和电商辐射作用日益增强。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专业特色,构建多层次实践平台,“校地合作”领域不断拓展:10月10日至11日,管理学院为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开展营销管理提升培训;11月10日至11日,学校与福建省美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派出500名学生参加企业实践……

为了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提升服务社会质量,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人才、项目、基地、服务一体化原则,积极探索与企业、行业、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人才培养、项目研发、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快速发展的新机制。

为此,海峡动漫学院提出,要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方案跟市场结合、跟行业挂钩,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发挥科研创新平台作用、加大科研考核机制创新……和海峡动漫学院一样,学校各二级学院结合各自实际,精心构思如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实现了互利共赢。三明学院在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仅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学生得到了创业锻炼机会,而且还树立了“产业伙伴”、“地方智库”、“人才高地”的品牌形象。

多管齐下,提升综合管理质量(小标)

建立健全现代大学治理机构,是提升学校综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6月28日,三明学院董事会成立,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三明学院董事会章程》和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名单,这是三明学院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快向应用型本科大学转型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如何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学校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

“我们要按照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要求,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三明学院章程》为核心,及时把各项改革的成熟经验提炼为学校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以章程为基本制度规范的学校制度体系。”曾祥辉说。

学生成长离不开环境的熏陶。针对原有校园地域狭长、建筑布局密集、校园公共活动绿地较少、生态水系欠缺等现状,学校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建议,并结合校内广大教职员工意见,确定将学校打造成具有三明地域风格的“山水校园”。

在拓展办学空间,提升办学环境质量的同时,学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学生,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注重以先进的校园文化塑造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十年本科,百年办学。本着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懈探索和努力追求,三明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战略目标为新的起点,在海西建设大潮中破浪扬帆。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