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近年来,由于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我县水环境,特别是龙津溪水环境容量已趋于饱和,龙津溪洛滨断面作为国控断面,在每月环保部组织的水质监测中,需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20条关于“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约谈该地区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并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规定,为保障环境容量,提高环境承载力,提升我县营商环境,龙津溪流域水污染防治已迫在眉睫。
一、水质现状
(一)洛滨断面水质自动站
根据洛滨断面水质自动站2018年1-8月监测报表分析,春季水质随着气温的升高,溶解氧急剧下降,而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逐渐升高(详见图1)。
图1 1-8月洛滨在线监测指标趋势
(二)国水考核断面采测分离监测
二、原因分析
根据水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及近年来水质变化趋势,洛滨断面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如下:
1.气候及周边环境影响。洛滨断面上游生态补水量少,而洛滨点位水深,水流动性差,并有回流静止现象,形成湖库化。受上游工业污水、污水处理厂尾水及沿岸排涝沟废水中污染物、水土流失的影响,洛滨水域底泥逐渐淤积,底质中无机还原性物质及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的耗氧明显,而且水体极易繁殖水生植物、藻类,这便导致洛滨断面水体中生物耗氧大,水体容易恶化,1-4月枯水期时,站点水流基本静止,水温偏高,导致溶解氧时常偏低。根据近年来龙津溪水质例行监测数据分析,洛滨断面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最差的月份出现在3-4月,主要原因是该监控点位处于龙津溪排污口混合区,离上游的县城西区污水处理厂、东区污水处理厂、联盛纸业、敦信纸业等企业排污口距离近,企业或污水处理厂的外排废水虽符合国家标准限值,但其污染物浓度为地表水标准的数倍,加上四家企业的排水量大,在枯水期占总水量的60%以上,水质短距离内无法得到自净。
2.工业排水污染。龙津溪流域内工业污染源主要分布在武安镇官山工业区、古农农场的银塘工业园和长泰兴泰工业区,该流域范围内只有兴泰工业区和银塘工业区的部分企业纳入污水处理管网进行处理。据统计,官山工业区共有16家涉水企业,年排394.55万吨工业废水;银塘工业区涉水企业15家、年排30.78万吨工业废水;兴泰工业区涉水企业32家、年排79.5万吨工业废水。虽然我县已投入使用 2 座污水处理厂,其中东区污水处理厂早已超负荷运行,西区污水处理厂以处理城区生活污水为主、加以处理部分银塘工业区工业污水,但工业污水的集中处理率依旧不高,工业企业污水纳管率较低,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是造成龙津溪污染物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存在部分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污水不能达标排放,偷排现象偶有发生。
3.农村面源污染。一是规模化养殖污染严重。禁养区出现养殖回潮现象,散养户污染防治设施简陋,大量粪便、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保留的31家规模养殖场虽通过环保验收,但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不到位,养殖污水处理不达标或直接排放。二是羽禽养殖污染。流域内约有 400 多万鸡鸭(鸭有 200万羽)养殖没有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含有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固态悬浮物和氮、磷污染物的污水直接外排,特别是岩溪镇石铭村和霞美村、陈巷镇美彭村和戴墘村,养殖数量大,加重龙津溪养殖污染物排放。三是种植业化肥、农药污染治理难度大。虽然我县的化肥施用量近几年来有一定下降,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依旧过高。据 2016年统计资料,我县每公顷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达到 1148千克,国际上公认的安全范围上限值为每公顷 225 千克;每公顷农药使用量高达 23.9千克。目前,我县尚未形成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产业链,龙津溪流域内农业种植仍以传统的分散种植模式为主,农业截污治污设施缺乏,导致农业生产中大量流失的化肥、农药形成面源污染,严重影响龙津溪水质。以2018年3月为例,沟渠水质监测数据显示,以种植业为主的岩溪洋山社水质为劣Ⅴ类,氨氮、总磷分别超标5.7倍、1.3倍;以种植业为主的陈巷戴墘西水口水质为劣Ⅴ类,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分别超标1.4倍、2.2倍、0.3倍。
4.生活排水污染。一是城镇生活污水。随着县城区污水管网不断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量较往年增加不少,但是由于县城区管网雨污分流不彻底,再加上“最后一公里”的郭林前生活污水拦闸坝未实施截污改造,雨污合流,雨量较大时,大量污水经郭林前水闸溢流进入龙津溪;暴雨时,水闸开启排水,全部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龙津溪,导致一遇下雨,洛滨断面就出现超标现象。二是农村生活污水。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成薄弱,已建成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37个,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大部分湿地并没有真正发挥的作用,枯水期几乎没水,丰水期又溢流外排。已建成的岩溪镇污水处理厂至今未能稳定运行,沿龙津溪的镇区、农村的生活污水,未能全部收集处理,生活污水经龙津溪沿岸的湖珠溪、龙美溪、溪东高排渠、古农高排渠等十几个较大排污口排入龙津溪,从而影响龙津溪水质。经调查分析,生活污水对流域污染贡献较明显为溪东排涝沟和溪东高排渠汇入龙津溪点位、金里排涝站汇入龙津溪点位,以2018年3月沟渠监测数据为例,溪东排涝沟水质为劣Ⅴ类,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分别超标3.8倍、1.0倍、3.7倍;金里排涝站水质为劣Ⅴ类,氨氮、总磷分别超标2.4倍、0.7倍;溪东高排渠前山水质为劣Ⅴ类,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分别超标0.5倍、4.8倍、1.3倍。
以2018年3月为例,龙津溪沿岸24个有出水可监测的排涝沟(官坂排涝站、珠坂排涝沟无出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除林墩江都小溪、枋洋湖珠溪枧头水质为Ⅲ类;山坪排涝沟水质为Ⅳ类;十五户陂出口、古农水闸水质为Ⅴ类外,其余排涝沟水质均不达标,湖珠溪水质为Ⅴ类、龙美溪等18个沟渠水质为劣Ⅴ类,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污染非常严重。
三、工作建议
龙津溪流域的降雨量季节变化显著,而河流水质变化受水文条件影响较大。根据近年来洛滨监测数据发现,进入雨季初期(5月)时,降雨量突然增加,龙津溪沿岸建设项目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岩溪镇、陈巷镇及古农农场大量养殖废水溢满直排入龙津溪,农业化肥随雨水冲刷直接进入龙津溪,导致 5 月氨氮和总磷浓度较高。根据统计结果,龙津溪流域洛滨控制单元最大允许排放量氨氮、总磷分别为346.75吨/年、190.81吨/年,而实际排放量分别为640.34吨/年、285.10吨/年,由此可知洛滨控制单元由于工业企业污染、农村面源污染以及生活排水污染等,无剩余环境容量。为减少流域的污染排放量,使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质稳定达标,我局在综合污染现状和环境容量的情况下,结合《长泰龙津溪水体达标与水质提升工作方案》,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完善污水处理系统。要督促东区污水处理厂、西区污水处理厂、联盛纸业、敦信纸业等重点企业、排放大户进行污水处理技术改造升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污水处理率,降低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排放。东区污水处理厂要加快二期建设进度,两家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排放标准由国家一级B提高到一级A标准后,须再建设湿地绿化景观工程对尾水进行再处理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后才能排入龙津溪。推进武安官山工业区、陈巷港园工业区、古农银塘工业区污水管网建设,废水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12月底前官山工业区污水全部收集至东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兴泰工业区要完成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确保提升泵站污水全部提升至东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低排渠污水全收集。尽快完成县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及郭林前生活污水拦闸坝截污改造,加快沿河各乡镇污水管网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早日完工并投入使用,特别是溪东污水处理工程要尽快完成调试并稳定运行。
(二)加强工业污染管控。坚持工业项目联合会审制度,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项目准入条件要求,一律不批限制类项目、淘汰类项目、环境污染项目、污染物排放不达标项目。要通过市场和行政相结合的手段引导企业绿色高效发展,加快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节能减排,助推全县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加大工业企业污水排放的巡查监控力度,重点涉水企业要于10月底前完成自动监控及电子闸门系统设备安装,于11月底前完成联网备案;规范第三方运营公司和企业的现场管理,确保在线监测设备正常、稳定运行。加强日常监管,督促工业企业完善环保设施建设,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确保废水稳定达标排放,严厉打击偷排偷放、超标排放行为。
(三)强化养殖污染整治。要加大巡查力度,坚决禁止牛蛙养殖,防止生猪养殖反弹,规范水禽(鸭)养殖。按照《长泰县养鸭场(户)污染专项整治办法(试行)》(泰委办〔2017〕12号)文件,切实加强对养殖反弹和新建、扩建养鸭场的巡查和打击,严禁随意丢弃养殖废弃物,切实巩固治理成效。督促规模养猪、养鸭场完善及运行污染治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坚决关闭拆除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的养殖场,杜绝偷排漏排。
(四)加强河道管护监测。加强对辖区河段巡查管控,切实加强河道管护,提高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真正做到一日一巡查,发现问题早上报早处理。要全面做好水面保洁工作,及时打捞河面垃圾,特别是水葫芦。严厉打击非法采砂、盗砂、洗砂行为,对性质恶劣的,坚决予以立案查处,做到打击一处、震慑一片。保护水域渔业资源,禁止电鱼、毒鱼、炸鱼、网鱼等非法捕捞行为。要加密对洛滨断面水质的监测频次,实时跟踪在线监控数据,及时把握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一旦超标预警,及时督促整改。启动龙津溪各乡镇交接断面及沿岸沟渠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及视频设备计划,通过实时在线水质监测设备对水质情况进行自动化监测,记录水质变化趋势,并对水质变化进行预报预警,同时通过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水质表观状况,系统将对历史数据进行实时记录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确保龙津溪流域洛滨断面稳定达到III类水标准,实现“小河清、大河净”目标。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