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关于合溪乡“乡村振兴”建设的思考
合溪乡党委书记 阙利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文件精神。合溪乡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以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着力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逐步实现整村推进、整乡提升,加快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经过三个月的进村入户,征求乡村意见,了解各村产业,结合合溪实际对我乡乡村振兴建设特提出如下思考:
一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按照“亮点纷呈、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辐射周边”的思路,整合全乡项目、资金、公共服务等优势资源,重点打造四条连点成线乡村振兴示范带:一是建设“观光农业-特色种养” 乡村振兴示范带;发挥通德生态养殖休闲农业观光项目带动示范作用,发展名贵花木种植和林下牛、羊及家禽等养殖,打造蛋白桑特色种植,用3-5年时间带动周边万亩蛋白桑种植并建设桑菜、桑茶系列产品和饮料加工厂,同步推进蛋白桑饮料研发,适时推向市场。二是建设“不忘初心-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带; 深入挖掘师俭楼、孟良公祠等红色历史资源,科学制定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与集镇提升改造项目,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接待条件,抓好电商、茶叶、灵芝、竹业产业。三是建设“美丽乡村-生态丽景”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合调村、上调吴村、下调吴村为主体打造生态美丽景观带为主线,主打烤烟产业、美丽乡村为主的示范带。四是建设“资源开发-产业联动”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以地热资源为主的鼍龙生态文化旅游区,以温泉开发、芦柑、蜜柚、脐橙、中草药种植为产业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全面推进示范带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动农业休闲观光、规模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红色研学、乡村旅游、“一村一品”等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利用种植蛋白桑茶、光伏发电、林下种植业等新兴产业精准扶贫,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力争全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基础较好的王社村、汤湖村、溪南村年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我乡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
二要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以“引才、育才、用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是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对在外优秀人才进行信息采集,加大村主干储备人才等政策的宣传、并通过导向引领、优化环境、搭建平台等措施,不断创新吸引留住人才机制,着力为乡村振兴培养屯集人才资源。二是加强乡土人才的培养;积极挖掘农村电商、规模养殖大户、合作社领头人、家庭农场主等乡土人才,通过加强多渠道培训,着力把他们培育成创新型、实用型创业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作用,鼓励、引导和扶持实用人才发展富民产业,通过“传帮带”的模式带动农户发展致富,多途径实现人才与农户“无缝对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加强干部的管理;选拔培养一批村级后备干部,保持2-3名后备干部常数,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加强对年轻干部选拔培养使用,探索将年轻干部放到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岗位轮岗交流培养机制。每年选派村干部到先进村学习,充分发挥村主干储备人才抓党建、帮增收、促发展的作用。注重从大学生、村民组长、农村致富青年中发展党员。
三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一是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培育农村文艺队伍,组建腰鼓队、文艺演唱队、广场舞表演队、乡村乐队等,通过重大节日同台表演,不断提升文艺素养和精神生活,搭建农村文化传播载体。以村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的定期开展农村文艺骨干培训和辅导,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二是强化文化推动发展功能;完善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把文化条件较好的村部、宗祠等地建设成文化交流的场所,规划建设“农村书吧”,辐射带动“书香合溪”建设。巩固提升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的建设水平,实施送文化进村行动,深化“文化惠民”主题实践活动。举办健步走、广场舞赛、拔河比赛等参与度高的群众体育活动,丰富群众体育生活。三是保护利用好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利用红色文化、家风家训文化等文化资源,依托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团支部(汤湖支部)、孟良公祠、师俭楼等,充分挖掘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建文明乡村、评选先进、制定村规民约、设立“红土初心大讲堂”、完善文化广场建设、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文体活动等途径,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倡导和树立农村文明新风,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四要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坚持把“两治一拆”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探索建立工作机制,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狠抓环境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打响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持久战。同时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与党建先锋引领、创建文明乡村、环境保护和国土绿化、河长制责任落实、集镇改造提升、“厕所革命”、校园教育、道路交通巡查、生产经营工作等,聚焦重点区域、突出问题导向、细化工作措施,坚持上下联动、动员全民参与,“两治一拆”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建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五要推进乡村组织振兴。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团结群众、推动发展、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筑牢乡村振兴组织基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部署,汇集起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磅礴力量。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实效性,激发基层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二是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创造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加快完善“一核两委一会”(“一核”即以党支部领导为核心;“两委”即村委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一会”即村民议事会)乡村治理体系,实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行家风、村风、党风教育,以好家风带村风促党风。大力移风易俗,引导农村党员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破除陈规陋俗,带动广大群众树立文明新风。三是着力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深入推进村级党建思想净化、骨干培养、党群连心、示范引领、正风肃纪工程,落实基层党组织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建设美丽幸福家园。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开展好农村党员集中轮训。规范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用足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思想净化武器,提高党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密切群众关系。四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依法严惩群众身边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工作,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廉政意识。完善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全面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及民主管理工作,健全农民群众参与监督机制。强化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定期组织村级财务审计。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科学规划特色产业发展,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要一件事一件事地抓,一年一年地抓,一户一户地抓,最大限度地凝聚乡村振兴工作合力,建设“秀美、和谐、清风、富裕”的新合溪。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