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共产党人要承担起廉政建设的历史使命”
林德文
“我们的目标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廉洁的政府、清明的政风。”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深刻论述了严肃党纪,惩治腐败,纯洁队伍,端正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促进闽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精神财富。
一
“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靠什么来得民心呢?”习近平同志认为:“靠的就是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特别指出“这是一条真理”!因此,他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贯穿于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和社会工作中。他提出了四句话,要求党员干部“作为警钟长鸣”:“第一句话,‘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我想这是作为党员干部的起码要求。第二句话,‘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要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这一条恐怕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第三句话,‘寸心不昧,万法皆明’,贪污受贿,鱼肉乡民,这是党纪国法所不容的。第四句话,‘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当干部的宗旨就是奉献,利益问题上,‘拿来主义’要不得,不能图实惠,谋私利。”习近平同志鲜明生动深刻地阐明了廉政建设的意义以及对党员干部廉洁奉公的要求。
习近平同志始终把廉政教育作为加强廉政建设的基础。他指出,干部素质低,思想意识不好是产生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惩治腐败的一种障碍。因此,首先必须抓好干部的廉政教育。要通过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认识到实现现代化的过程绝对不是享受和安逸,而是意味着我们要付出比过去更为艰苦复杂的劳动。要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廉洁奉公的自我约束力。习近平同志要求,党员干部要经得起各种考验,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在和平年代,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如何对待升级、提干、工资、待遇、调动等问题,是对党员最现实的考验。他强调不能把党员降到一般群众的水准,要对党员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要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反对宗派主义、山头主义、“老好人”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也是腐败现象的表现。
习近平同志要求,党员的廉政教育工作需要纪检、宣传、组织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成立联席会议制度。要改进、革新党员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形式,除运用原有的民主讨论、双向交流、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法外,还要根据党员对象,分层次、分领域进行教育。要善于运用典型进行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灌输与疏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学习贯彻《条例》、《规定》与查处违纪案件结合,与清理不合格党员结合,与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结合,促进党员干部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组织学先进典型的同时,也通过重点剖析一些严重违法乱纪党员的案件进行警示教育。
二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廉政制度建设,他说:“不受约束的权力极易滋生腐败现象,要有制度约束做保证。”他强调,腐败现象是滥用权力造成的,为了有效制约权力的滥用,就要建章立制,强化制度建设,这是彻底铲除腐败的根本性措施。“干部交流制度、公务回避制度、任期目标责任制、‘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等,是他要求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廉政制度。
习近平同志强调,制度建设的关键要从领导做起。各级都要建立严格的廉政责任制。他还要求,乡村一级也要抓好廉政制度建设,杜绝多吃多占的违法违纪行为。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防止“吏治”的腐败,严格实行干部任用尤其是领导干部选任的标准、程序,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地委制定了干部任免、选拔制度,增强透明度,避免了暗箱操作。同时,选人用人严把廉政标准关,把廉洁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凡在廉政方面存在问题的决不重用提拔。
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地、县领导一律制定廉洁自律的规定,通过制度增强内部约束机制。1989年3月,地委出台《关于地委、行署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5月,又出台《关于党政机关廉政建设的若干补充规定》,内容包括“领导下乡要轻车从简,不要到当地边界迎送上级领导”,“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除有关人员外,不要层层增加陪同人员”,“不准利用职便以任何名义参与经商办企业”,“下基层不准大吃大喝”,“不准购买进口豪华汽车”,“不准修建超标准的办公楼、宿舍”等十二项若干规定和五项若干补充规定。十八大后党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在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在廉政制度建设中,习近平同志重点抓“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即“公开办事章程、公开办事结果、加强群众监督”。地委制定了《关于增强党政机关工作透明度的若干意见》,将土地征用、建房审批、计划内物资分配、招工招干招生、毕业分配、住房分配、出国出境、农转非、信贷指标、资金和各项收费、罚没款、基建工程招标等实行公开。同时,建立了监督部门联席会、新闻通气会制度、群众举报信息网络,加强和改善了监督体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行“两公开一监督”这项工作不能仅停留在领导机关,而要向基层的“七所八站”等执法、服务部门扩展。至1990年底,全区“两公开一监督”的试点单位已扩大到1638个,公开项目有5大类146项,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
“共产党人要承担起廉政建设的历史使命。”习近平同志要求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惩治腐败的斗争摆上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
宁德地委在研究部署1989年工作时,就确定了加强党的建设,坚决惩治腐败,促进改革开放的方针。在地委工作会议上又决定突出肃清腐败现象在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干部违法乱纪占地建房,二是以权承包工程,三是贪污受贿。并决定把严肃查处干部违法乱纪占地建房确定为惩治腐败的突破口,组织查处一批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习近平同志指出,群众最不满意的是权力机关的腐败行为,如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和严重官僚主义、渎职失职造成重大损失等问题。要加强领导,抓好重点案件的查处,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有严重问题的,要一查到底,任何人都不得利用职权干扰查处。习近平同志的严格要求和强力推动,取得明显成效。1988年至1990年,全区各级纪委共检查受理党内违纪案件867件,集中力量突破了一批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奢侈浪费等重大案件,促进了党政机关的廉政建设,保障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习近平同志要求在查处干部违纪违法占地建房、以权承包工程、贪污受贿的同时,要坚决刹住公款吃喝、送礼、赌博、拖欠占用公款这几股歪风。地委制定出台《关于严禁用公款请客送礼,防止两节期间滥发钱物、制止封建迷信活动的通知》,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查和检查,严肃处理一些典型案例,并将检查结果在全区通报,有效遏止了公款请客送礼歪风,普遍实行了工作餐制度。
在严肃惩治腐败的斗争中,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惩治腐败与保护干部的积极性严格分开。对于大胆改革、勇于开拓的干部,要加以保护,即使是工作中有失误的干部,我们要帮助他们纠正偏差,这与个人以权谋私是两码事。对于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干部,只能绳之以纪律法律。政策界线清晰,赏罚严明,惩治腐败起到了惩前毖后的作用。
四
习近平同志到宁德工作不久,干部占地建房问题就引起他的深切关注。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决心把这一问题作为惩治腐败的突破口在全区全面展开。
1988年12月30日晚,宁德地委、行署召开全区电视电话会议。习近平同志在会上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识到,制止乱占耕地,特别是制止干部违纪建私房的问题在我们地区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领导干部要起表率作用。他还要求,各县都要注意抓一些典型,特别是对严重以权谋私,严重违纪的,要敢于碰硬,严肃查处。
1989年3月,地委连续颁发了《关于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在职干部个人建房管理的规定>的意见》和《关于对国家干部违法违纪建私房的处理意见》等文件,作为清查工作的政策指导。地、县都成立了处理占地建房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先停、后清、再理”的方针,选择重点,分段推进,扎实开展这项工作。
习近平同志经常听取“清房”工作汇报,及时总结,不断督促,要求各级各部门保持锐气,增强信心,务求必胜,并适时做出具体工作部署,划定政策界限。习近平同志要求,在惩处腐败的同时要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形成遏制违法占地建私房的长效机制。
通过两年多的清房工作,全地区共查结违法违纪占地建房干部3782人(其中处级99人,科级476人),给予经济处罚3446人,收回补罚款198.03万元。立案查处94人(其中处级11人,科级37人),给予党政纪处分7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6人,没收房屋12户,拆除31户,折价归公25户,退地还耕268户(占地面积52.46亩)。在开展清理违法违纪占地建房的同时,认真清理干部有私房又占公房问题,共清退公房1982户,清退面积88411平方米,缓解了干部住房紧张的局面。
宁德地区开展“清房”工作,成效显著,影响巨大,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省委主要领导在省委四届十三次全会的讲话中表扬了宁德“清房”工作,要求各地都应当像宁德“这样扎扎实实地抓它几件实事,做出成绩,取信于民”。1990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办好一件事赢得万人心——福建宁德地区干部违纪建私房纪实》的长篇通讯,介绍宁德清房工作的做法与经验。在华东片清理干部违纪违法建私房工作总结会议上,宁德地区做了典型发言;在中纪委召开的清理党政干部违纪违法建私房工作会议上,宁德地区的经验在会上做书面交流。
习近平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理念思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前瞻性和针对性。全区廉政教育持续开展,廉政制度逐步健全,政务公开不断加强,惩治腐败坚决有力,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特别是习近平同志身体力行,严格自律,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引领和激励着当前宁德广大党员干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坚决反对“四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为推动宁德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刊登于闽东日报2015年4月15日第1版)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