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打造海洋经济“半壁江山”(下)
林德文
(续前文)
六
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发展海洋经济理政思想,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紧扣闽东摆脱贫困这项最迫切的工作任务,帮助千家万户沿海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念海经”;二是立足闽东沿海面对台湾的地理区位实际,扩大对外开放,建立闽东特色的工业布局;三是科学谋划世界独有的天然良港三都澳的发展战略,构筑蔚蓝“闽东梦”,为闽东发展指明方向。
闽东与台湾仅一水之隔。霞浦马刺岛与台湾的西引、东引岛最近距离十多海里,只需一个航时便可到达。三沙港距离基隆港132海里,航行朝发夕至。三沙渔民和台湾渔民历来有民间往来的传统。三沙的渔民讲闽南话,言语与台湾相通。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两地渔民经常同场作业,生活上的补给交往从无间断,彼此建立了骨肉亲情。
1979年以来,两岸关系逐渐缓和,许多台胞回乡探亲、观光,并开展贸易活动。随着三沙对台往来和贸易剧增,经过福建省有关部门批准,三沙渔港先后建立台胞接待站、对台贸易点、对台贸易专业企业同兴公司和对台贸易监管单位海关办事处等机构。
为适应两岸不同的经济结构,多元发展对台贸易,既按现行政策办事,又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有所突破,1988年10月,习近平同志提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发展‘三资’企业,抓对台贸易,利用传统口岸和沿海重镇发展外贸,努力在对外开放上搞出自己的特色。”立足闽东自然资源优势,地委行署提出“三个窗口”建设,即:福鼎边界贸易窗口、三沙对台贸易窗口和三都澳对外贸易窗口。
发展对台贸易,是促进海峡两岸“三通”的重要措施,根据地委、行署的要求,三沙港分别实行公办和民办两种模式开展对台贸易。在三沙港允许民间贸易和对台贸易专业公司同时存在。发挥同兴公司对台贸易方面的主渠道和牵头作用,将无组织的民间对台贸易力量组织起来,加强管理,纳入轨道,使其公开化、合理化、合法化,促使对台贸易健康、有序发展。
七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沿海发展战略,坚持对外开放。他提出要借助闽东对台及华侨的优势,外引内联拓展新领域,大力发展“三资企业”,促进沿海工业的提升。1988年,地区行署下发了《宁德地区鼓励发展对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优惠办法》,对“三来一补”的客商和企业,制定了专门的优惠政策;同年,经省政府批准,宁德地区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结束了宁德地区不能直接出口外贸商品的历史。
工业建设也开始在沿海选点布局。习近平同志指出“沿海一带,特别是福温公路沿线一带,是闽东工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其工业产值占全区的70%以上,财政收入占全区的64.8%。福鼎、福安、霞浦三县工业产值均在亿元以上。这一带是我们生产力布局中的重心地带。”他认为,凭借这一带的交通便利和已有的工业基础,可以适当加重这一带的工业投资比例,提高规模效益和群体效益,建立有自己特色的闽东工业。这对山区和沿海的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近期可围绕本地区农副、海产品的加工增值,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如轻纺、建材、电机、电器、冶金、拆船等。从中长期看,可凭众多的良港发展港口工业。
在工业建设的带动下,闽东开始城市开发建设和林业、粮食等开发性生产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先后与多个国家建立经济技术协作关系。1989年,宁德地区“三资企业”累计投资总额9203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1989年1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地委办公会议,听取计委提出的宁德地区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随后整理的《地委办公会议纪要》中,他对纪要第二点“抓住机遇,在治理整顿中,把中央‘网开一面’的政策落实好”的表述,感觉欠妥,他亲笔改为“保证沿海发展战略顺利开展,保证改革、开放顺利开展”。
闽东现代意义上的海洋经济,从此起步发展。
八
三都澳,一直承载着闽东人经济腾飞的梦想。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重心逐步向东部沿海转移。特别是宁德(今蕉城区)、霞浦被列入沿海开放县后,在广大群众中,又激起开发三都澳的愿望,许多群众急切地想赶上改革开放的“班车”。开发三都澳、修建温福铁路和建设中心城市,成为闽东人三大梦想。
港口是宁德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是宁德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依托和凭借,也是习近平同志发展海洋经济关注与思考的重点。“港口是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和通道”,他指出:“港口开发与利用为基础的临海工业、海洋工业具有很大的经济增殖潜力。”但是怎么样理顺闽东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他引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诚然,三都澳是建设大型物流港、储备港和国际中转港的理想港址,是东南沿海唯一尚未大规模开发的深水良港,具有发展大型工业港和综合性深水大港的优势条件,但经济发展需要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的相互结合。习近平同志认为,闽东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
1989年1月,习近平同志接受《福建论坛》记者采访时,就“闽东三大热门话题:开发三都澳、修建福温铁路和建设中心城市”时,说道:“我认为这三个话题是件好事,表明闽东人民认识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让外界认识这三件事的意义是必要的,但我们的立足点不能放在这上面。可能性和必要性不等于就是必然性。事关地区发展战略全局的决策,要充分考虑到国情、省情、区情,不要把近期内难以实现的发展目标超前化。当前重要的是抓好中、短期的工作。”
跳出闽东来认识闽东。既要抛弃“无所作为”的论点,又要清醒认识到闽东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同志说“开发三都澳良港,牵涉到目前本省有些老港口还吃不饱,国家有限的资金先往哪儿放。宁德地区既不是中心,又不是原材料产地和物资集散地,这些因素对铁路、港口的建设都有制约。”他指出,大项目的生成,是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地自然形成的。不能有急躁情绪,不能指望一下子出现奇迹。“正确的路子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扎扎实实抓好农业和其他基础建设,实现逐步发展。当然,对上面提到的大项目,我们也要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将来时机成熟了,是可以大干一番。”
正如《摆脱贫困》中所描述的那样,习近平同志关于开发三都澳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关系的认识、判断、预言和行动,始终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光辉。 (下转A2版)
(上接A1版)开放开发三都澳作为发展宁德海洋经济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内容,在二十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1990年,关于三都澳开发的《三都澳开发的可行性报告》出台,《报告》详尽论述了三都澳开发的自然条件和开发依据;开发三都澳政治和军事的重要意义;三都澳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都澳港区、铁路、工业布局设想和资金来源。尤其是《报告》中提出的“铁路建设和经济腹地设想”部分提到建设铁路经“政和、崇安,在江西上饶与浙赣线接轨,越过浙赣线,西经景德镇、大冶形成三北铁路,成为小陇海。这样,全国最大的深水港三都澳与防城、湛江、北仑、上海相分工,三都澳的经济腹地就可以延伸到武汉、长沙、株洲以东至三都澳的扇面地域。”“防城港现为大西南主要门户,但因与越南毗邻,三都澳经济腹地与防城接壤,一旦防城有战争之虞,三都澳则可通过小陇海有足够能力独兼西南的物资吞吐,三都与防城成犄角之势,使交通格局更加合理。”
对于《报告》中提到的“三都澳具备开发的优良条件,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利益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开发和建设的深入和经济腹地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其前景将更广阔。”习近平同志说“从现实出发,发挥沿海优势,抓住机遇,组织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不攀比,不消极,不蛮干,紧中求活,活中求发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下的第一步要抓那些近期能做到的工作,这就是我们所遵循的路”。
九
三都澳的开放开发作为闽东人的三大梦想之一,也是习近平同志的夙愿,二十多年来,三都澳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习近平同志的关注和支持。
1993年9月,国务院批准三都澳城澳口岸作为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10月,第一艘外轮“比克比岗”号货轮进港,并成功完成海面过驳,标志着三都澳城澳港对外开放终成现实。
1994年12月,习近平同志(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率团专程到闽东考察调研,相互交流改革开放的经验和体会,共商加强山海协作、振兴经济大计。他强调要从福建沿海经济发展的高度,看待三都澳城澳开发,要共同依托港口,发展相关产业,要强化“大港口”的战略意识。
2000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三都澳考察时,望着蔚蓝的海水叮嘱当地的干部:“沿海养殖都存在港湾海水富营养化问题,你们要把养殖向15米等深线下发展,同时加强生活垃圾、废水的管理,避免污染。”殷殷叮咛,充满了习近平同志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2002年,根据对福建经济发展的形势判断,习近平同志(时任福建省省长)指出:要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为目标,突出抓好海洋综合开发和海洋综合管理两个重点,大力实施海陆一体化开发、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科技兴海和外向带动五大战略,全面强化海域使用、海洋监察、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海洋产业规划、海洋科技五项管理,重点发展海洋水产业、海洋港口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海洋能源、海洋药业和保健业、海洋信息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尽快建立起以资源为基础、科技为先导、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和以现代化港口城市为主干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外向度高、调控有序、生态环境好的海洋经济体系,使海洋经济成为推动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重读《摆脱贫困》,习近平同志关于打造海洋经济“半壁江山”的思考、探索、实践,充满洞穿历史的深邃视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饱含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和讲求唯物辩证法的工作精神。从《摆脱贫困》中的“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到现在中央提出的“一路一带”建设,从“闽东梦”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的沿海发展战略的思想、理念,推出的一系列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举措,依然令我们心潮澎湃,催人奋进。
(刊登于闽东日报2015年3月14日第1版)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