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闽东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程树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工作期间,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细致的调查和深邃的思考,提出了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为闽东的脱贫致富打下了扎实基础,为闽东的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是闽东人民弥足珍贵、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虽然时隔20多年,至今捧读《摆脱贫困》一书,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领导风采,所展示的深邃思想和执政理念,让我们深受教育、启迪,书中的许多思路、方法以及远见卓识,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一要牢记嘱托,奋力开创屏南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摆脱贫困》一书,开篇就是《弱鸟如何先飞》,体现了总书记对闽东加快发展的殷切期望。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屏南这只“弱鸟”,要实现“先飞”,就是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努力摆脱意识和思路上的“贫困”,大力提倡“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不忘总书记“多抱几个金娃娃”的殷切期望,继续矢志如初,再接再厉,奋斗不息,努力开创屏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主动融入“六新大宁德”建设大局,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屏南地处闽东山区,岭峻山重,交通闭塞,曾被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比喻为“三来一堵”,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勤劳纯朴的屏南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习近平总书记“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嘱托,立足屏南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提出了解放思想、抓抢机遇、差异发展、绿色崛起,建设县强民富生态美的新屏南奋斗目标,抓抢屏南被列入比照享受原中央苏区政策范围、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中央支持福建、闽东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等政策机遇,认真抓好政策学用,推动政策落实,争取中央和省、市更多政策、项目、资金的扶持,努力实现屏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根据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我们积极对接落实上级各项扶贫开发政策、项目、资金帮扶,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着力于挖掘自身潜力,激活内生动力,充分利用屏南的高山生态资源优势,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扶贫强农为根本、以产业集聚为龙头、以项目带动为抓手,扎实推进扶贫开发、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旅游产业、美丽城乡、交通电力、和谐民生等“七大工程”,确立了事关屏南发展全局的24个重点项目和7项重点工作,以及龙头企业“两轮驱动”、“两翼齐展”的发展格局,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要立足实际,持续做好山地开发的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屏南是山区县,多的就是山,靠的就是山,吃的更是山。利用扶贫政策搞山地开发,是屏南人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从1987年开始大搞山地开发,1991年达全省规模第一,全县山地开发由1700亩发展到6万亩,同年,全省山地开发现场会在屏南召开。1992年全省山地开发总结表彰会在福州召开,时任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号召福州五区八县向屏南学习。在习近平同志的大力推动下,屏南人民深受鼓舞,1991-1993年连续三年成为全省山地开发的“冠军”,全县山地开发面积达11万亩,为屏南的林、果、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抓好山地开发,是我们扶贫开发重点县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举措之一。总书记曾说过,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为此,我们更要着眼于立足县情,挖掘潜力,内引外联,扎实抓好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做大做强高山蔬菜、非木生菌、竹业开发、茶叶水果、特种养殖、观光农业等六大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建好示范基地,打造特色品牌,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一要继续做好“山”的文章,抓好林、果、茶产业,特别是发展好具有区域优势的毛竹开发、茶园改造和特色林下经济的发展。二要继续做好“地”的文章,抓好菜、菌、果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三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重点抓好竹山道路、喷滴灌、钢架大棚等设施配套,推动山地开发提档升级。 

  三要解放思想,提升干部队伍创业的能力。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着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先飞”意识的第一要义,把事事求诸于人转为事事先求诸于己。只有解放思想,提升干部精气神,更新观念,创新发展思路,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加快发展的自信,找准发展的着力点,自力更生,不畏艰难,大胆创新,敢闯敢干,把我们的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就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特别是针对屏南缺人才、缺资金,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我们更要着力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樊篱,用别人的资金、技术,来开发我们自己的资源。改革开放大胆一些,经济发展就有可能快一些,脱贫致富也就有希望。 

  当前,我们抓发展,就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走群众路线,多深入群众、多关心群众、多依靠群众,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而共同奋斗。就是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苦练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功,坚持“四下基层”制度,办群众需要的实事,提高办实事的水平,不做无补之功,不做无益之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就是要落实习总书记的要求,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尽心尽责工作;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为了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无私无畏。 

  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博大精深,作风扎实优良。我们要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学习领会他在闽东时期的思想,按照他关于改进作风的总要求,扎实抓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全力推进县强民富生态美的新屏南建设,努力为建设“六新大宁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刊登于闽东日报2014年11月2日第3版)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