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点亮提灯的人

□朱建波


  对于工作在闽东的党员干部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工作期间写就的《摆脱贫困》一书,无疑是一份难得的精神财富,无论在心理,还是在地理上,都有一种贴近感,是我们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指南针”。书中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在当前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它既承载着推动党的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任务,又处于直接联系党员群众的前沿阵地。当前,从我县的情况来看,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仍存在一些不容小觑的问题,比如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方面,点子少、闯劲小,“等、靠、要”思想突出等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切实有效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摆脱贫困》一书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选准领头雁,解决“核心不强”的问题 

  习总书记在书中强调:“农村党组织一定要选好党支部书记,没有一个好带头人,就带不好一班人。”因此要从源头上把好关,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提灯的人”。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优秀党员作为选拔村党组织书记的标准,充分发挥民主,严格选任程序,提高选任工作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拓宽选用渠道,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既要注重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党员经纪人、农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中选拔,又要积极探索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从县直机关单位和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中选派等方式,不断挖掘村党支部书记的“源头活水”。完善选拔方式,深入推行“双述双评双考双挂钩”模式,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让能者上、庸者下。继续扩大“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的力度,拓展选拔方式,着力选好配强领头雁。 

  重视示范带头,解决“固步自封”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和转型,农村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凸显,如果仅仅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无异于“画地为牢”,必然无法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到:“闽东要实现先飞,当务之急,党员干部群众思想要解放,观念要更新,要跳出老框框看问题。”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要把眼光放远、步子放开,立足于实际,着眼于实践,敢于从以往经验、传统模式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善于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和视野局限,大胆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自觉树立机遇意识和勇为人先的理念,切实克服“等、靠、要”思想。要学会走出去,拓展视野,广收信息,积极吸引外来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借势发展,强大自己。 

  狠抓素质提升,解决“能力不强”的问题 

  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到:“要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农村党组织光有新思想、新观念还不行,还要解决一个能力上适应不适应的问题。”因此,要把经常性教育作为村党组织书记提高素质、增强本领的途径。强化理论武装,全面开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内容的教育培训,着力增强农村党组织书记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切实转变不思发展、片面发展、盲目发展等落后的思想观念。加强党务知识、农村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等方面内容的培训,力争每一名党组织书记都能熟练掌握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政策和工作流程,掌握1至2项农村实用技术,提升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工作能力。加强实践锻炼,积极选派村党组织书记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更新发展观念,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同时,通过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研讨交流、基地培训等活动,提高实践技能。 

  把握主旋律,解决“重点突不出”问题 

  习总书记在书中指出,“一个地方的工作,方方面面,林林总总,有一个主旋律,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样道理,发展经济、带富群众,既是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职责,也是检验农村党组织成效好坏的重要标准。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始终把抓经济谋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抓住全面深化改革、扶贫开发攻坚等一系列政策实施的有利时机,吃透政策精神,把握机遇,注重发挥资源优势,盘活集体资产,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一村一品,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同时,要培育和扶持一批生产大户、经济能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组织,辐射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致富。 

  强化激励保障,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 

  要建立健全待遇增长、生活保障、政治激励等机制,努力形成“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工作局面,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要逐步增加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工资待遇,形成稳固的工资待遇增长机制,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对生活有困难、在岗时间较长以及正常卸任的村组织书记,要利用春节、“七一”等节日走访慰问、座谈鼓劲,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加大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的典型宣传力度,对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要适时进行表彰奖励,并积极推选为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要继续加大从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的工作力度,激发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刊登于闽东日报2014年8月23日第3版)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