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做无愧于民的共产党人

  □林立炎


  习近平总书记在22年前发表了《摆脱贫困》一书,书中提到贫困地区的发展,关键在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力量,而这与干部的能力、水平、素质息息相关。由此,书中用很大的篇幅阐述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有整个篇章的集中论述,有散布于段落中的精辟见解。至今捧读这本书,愈感历久弥新,启人开悟,为政之者从中可以获得不少裨益之处。为官之本,造福于民

  为官之本,在造福于民。总书记讲道:“当‘官’,当共产党的‘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这是共产党的‘官’与旧社会官的本质区别”。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那么,如何做到造福于民?总书记阐述道:把心贴近人民,为人民办实事。

  把心贴近人民,就要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党员干部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时刻把自己看成是人民中的一员。总书记指出“走群众路线,首先要有一个群众观点”、“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强调要与民相知心,与民同苦,与民同忧,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主动、及时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密切联系群众不能仅是一句口号,而应当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最实在的,他们不但要听你说得如何,更要看你做得如何。不光要听‘唱功’,而且要看‘做功’。”正是在为民办实事上力求于“实”,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亲自倡导、积极推动了“四下基层”的工作机制,要求党员干部走到群众中去,亲身体验群众的疾苦,在深入群众工作中接地气、转作风。

  为人民办实事,不能浮于表面,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总书记谈到“为群众办实事,要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不能有短期行为,更不能为了追求个人政绩而不顾政策规定去蛮干”。基于对宁德地区客观环境实事求是的认识,总书记提出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相结合,强调我们“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更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告诫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的境界,甘于奉献。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干好工作,需要念好“人才经”。那么,如何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答案就是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的修养不是靠面壁坐禅获得,而是靠实践的积累、升华;共产党人的成功不是靠神仙上帝赐予,而是实践的必然结果”,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接受实践的锻炼,要走到基层一线中去体察民情。总书记讲道:“当县委书记要走遍全县各村,当地委书记要走遍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走遍各县市区”,教导党员干部,要走到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去,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政策的制定奠定科学依据,在深入实践中,培养求实的工作作风。

  面对实践中出现的困难,总书记讲道:“要培养知难不畏难的精神,发扬滴水穿石的韧劲。”闽东地区基础比较薄弱,谈到闽东的发展,总书记多次强调“改变闽东的落后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一股韧劲”,对于闽东的干部,提倡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多做打基础的长远工作。

  在实践中锻炼,还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总书记讲道,“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强调改变闽东的面貌,要有“弱鸟先飞”意识,“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的举措”。深刻地揭示出干工作,要有一点“冒”的精神,一股闯劲,不然走不出一条新路,也干不好工作。非吾所有,一毫莫取

  为政廉洁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始终是党的生命线。总书记指出:“廉政建设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如果我们不能承担起这种历史使命,我们就会失去民心,就会被敌人找到进攻的缺口。”

  怎样坚守廉洁,总书记强调必须过“两关”。一是“自我关”,就是通过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艰苦奋斗与国情等方面的教育,不断增强廉洁奉公的自我约束力,严于律己;一是“人情关”,就是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凡是涉及亲友的问题,做到不庇护、不隐瞒、不说情,坚守原则。因此,作为共产党人,要自始至终以党性为行为准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时“腐败不可避免论”似乎颇为盛行。如何经得住糖衣炮弹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总书记告诫为官要谨记“四句话”:一是“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二是“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三是“寸心不昧,万法皆明”;四是“为官一场,造福一方”。质朴隽永的“四句话”犹如一道“紧箍咒”,也是终生受益的“护身符”,为“官”者要时刻牢记。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腐败是共产党人的天敌,根治腐败是共产党人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腐败现象愈演愈烈,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现象赖以生存的温床,总书记认为建立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制度以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使用才是治本之策。同时,要坚决查处大案要案,并将典型案件公布于众,让人民群众看到我们是动真格的,敢碰硬的,是真正要惩治腐败的。惟如此,才能真正根治腐败,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方无愧于共产党人的称号。

(刊登于闽东日报2014年5月31日第3版)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