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脱贫攻坚】

全区共有金砂、堂堡、合溪、岐岭4个贫困乡、54个贫困村,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4770户15753人。至2017年底,已完成脱贫4622户15337人,脱贫率97.36%,1个乡、11个村实现脱贫摘帽。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148户416人,已全部列入2018年脱贫计划。2018年计划实现2个乡、23个村脱贫摘帽。2019年计划实现1个乡、20个村脱贫摘帽。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我区按照“小调整、大稳定”的原则,完成242名干部挂钩帮扶贫困户的动态调整,确保挂钩帮扶贫困户工作的连续性,并逐户落实帮扶责任,精准施策。2017年,全区4个贫困乡52个贫困村都有市领导和区处级领导联系挂钩帮扶,且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省、市、区直机关单位挂钩。贫困村派驻工作队全覆盖,全区参与挂钩帮扶干部4300人(含市级220人),均实现贫困户干部挂钩帮扶全覆盖。

典型及亮点:

突出产业扶贫工作 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在已完成全区2017年所有贫困对象帮扶计划制定基础上,将种、养、加、商等产业帮扶项目逐一落实到户。同时,加强农业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作,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强化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  我区制定《龙岩市永定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考核实施细则》(永政办〔2017〕109号),把扶贫攻坚责任落实、扶贫开发成效作为乡镇(街道)及区直有关单位年度综合考核和领导干部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按照《龙岩市永定区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方案》(永委办发〔2016〕89号)文件要求,分片对全区24个乡镇(街道)及区直有关单位的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2017年,全区对脱贫项目进展、易地扶贫搬迁、平台资金调度等重点工作进行量化考评和专项督查7次。

强化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力度  我区制定出台了《龙岩市永定区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试行)》(永委办发〔2017〕36号),明确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没有充分履行职责,致使承担的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不明、数字不准、工作不实、管理不严的,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责任,促进帮扶单位和挂钩帮扶干部分别按照“四个一”(注:落实挂钩帮扶贫困村“四个一”是指:制定一份计划、培植一个项目、落实一笔资金、组织一次慰问)和“五个一”(落实干部挂钩帮扶贫困户“五个一”是指:摸清一个底子、选准一个项目、每季走访一次、办好一件实事、记好一本日记)要求进行落实。一年来,全区对相关人员给予诫勉谈话5人,给予提醒谈话24人;每月通报考评结果,对排名后三名的乡镇(街道)给予约谈,并要求其在每月推进会上作整改表态发言,有效促进了工作落实。

强化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 2017年2月,永定出台关于印发《龙岩市永定区2017年脱贫攻坚战役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对主体责任提出具体要求。区对乡、乡对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把目标任务、措施要求、工作纪律等落实到岗到人,明确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建立述职报告制度。年底,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向区委、区政府作书面述职报告,主要汇报履行职责、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并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进行评价。在贫困人口进退识别、建档立卡、每周及每月数据报送等关键环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街道)长(主任)要签字确认。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2017年,根据省、市扶贫工作部署,在做好年度贫困退出验收基础上,抓好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全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基本完成。至年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70户15753人(其中,国定标准3286户10724人,省定标准1484户5029人)。其中,2016年脱贫2446户8166人(国定标准1918户6349人、省定标准528户1817人);2017年脱贫2426户8174人(国定标准1457户4823人、省定标准969户3351人),未脱贫148户416人(国定标准108户295人、省定标准40户121人),(2016年、2017年数字包含动态调整增加或清除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完成市信息平台采集录入。全区脱贫攻坚基础数据、动。态调整、脱贫对象汇总、扶贫项目实施等贫困户信息进一步完善,并实现与市扶贫信息平台对接。

出台配套政策 2017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打好脱贫攻坚战役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步伐,永定区出台一系列脱贫攻坚配套政策,主要有:《关于2017年脱贫攻坚战役的实施方案》(永委办〔2017〕26号),《龙岩市永定区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激励办法》(永脱指〔2017〕5号)、《关于扎实做好2017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永政办〔2017〕213号)和《龙岩市永定区贫困退出验收工作实施方案》(永脱指〔2017〕18号),以及《龙岩市永定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考核实施细则》、——《龙岩市永定区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试行)》等。

实施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 2017年4月,永定区出台《龙岩市永定区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激励办法》,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百日会战”行动,加快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全年完成造福工程扶贫搬迁1345户4700人,其中国定易地搬迁169户519人,省定易地搬迁540户1853人,同步搬迁636户2328人。下洋集镇、下洋富川、仙师集镇、仙师大阜、湖山里佳、陈东金三角、龙潭镇洋角等7个集中安置区全面竣工。

实施光伏电站扶贫工程 2017年,按照“群众自愿”的原则,引导贫困村和贫困户利用村部或学校屋顶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为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至年底,全区有2个乡、56个村(其中贫困村54个)建成光伏发电项目65个,装机容量4850千瓦。光伏扶贫项目为54个贫困村财政增收185万元,为1482户贫困户增收193万元。

实施扶贫小额信贷 2017年,以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实施全省扶贫开发小额信贷试点县工作,解决贫困户融资难问题,发挥小额信贷政策对帮助贫困户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取得初步成效。至年底,为1605户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6854.5万元,为6家带动贫困户发展的企业发放小额信贷195万元,是风险担保金的5.87倍,覆盖面33.6%。

开展“雨露计划”培训 为加快贫困劳动从“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实现贫困对象增收脱贫的最终目标,永定区依托永定侨荣职业中专,采取分期分批到乡镇办班的方式进行培训,组织各乡镇(街道)贫困户参加种养技术培训班,聘请侨荣职专教师和区涉农部门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职称专业人员,为贫困户进行蔬菜、“六月红”芋、蜜柚、巴戟天、铁皮石斛、山鸡、贵妃鸡、黄兔、棉花滩渔业等种养专业知识讲解。通过“雨露计划”培训,为贫困户脱贫找到一条很好的路子,为全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指明方向,也进一步坚定贫困对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实现以培训促帮扶,以帮扶促发展,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目标。全区完成“雨露计划”培训4081人,是市下达任务1380人的296%。

实施竞争性产业扶贫项目 2017年8月,永定区制定出台《龙岩市永定区竞争性脱贫项目实施方案》(永脱指〔2017〕5号),通过统筹设立脱贫项目竞争性引导资金300万元,加强政策激励,竞争性扶贫项目平台每提供一个竞争性岗位的给予不少于1000元的启动资金,并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投入给予50%补助,最高补助限额不超过30万元;对通过竞争上岗并取得实效的贫困户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扶贫项目扶持中引入竞争机制,激发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2017年,全区竞争性项目72个,带动全区贫困对象810户2906人增加收入。


【干部驻村挂钩】

2017年4月,永定区第四批驻村任职25位党员干部(其中省派6位、市派8位、区派11位)圆满完成三年(2014年4月-2017年4月)驻村工作。驻村工作中,驻村干部自觉转换角色,主动融入农村,学习有关惠民惠农政策,理思路、谋发展,驻点村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推动驻点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省、市、区三级下派干部3年争取各类帮扶资金10451万余元,其中省派4073万元、市派3191万元、区派3187万元。12月14日,永定区第五批驻村任职党员干部62人全部到位,其中省派8人、市派13人、区派41人,分别在全区54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8个党建综合示范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农村“六大员”改革】

  2017年7月,根据《中共龙岩市永定区委办公室、龙岩市永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村“六大员”整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永委办发〔2017〕48号)精神,在金砂、堂堡2个乡率先开展农村“六大员”改革。按照“一人多岗,责随岗走,同类归并、减员增效”的原则,整合农村原有“六大员”,提升农村服务水平。整合后的堂堡乡由原来的10个村18个岗位157人整合为40人,金砂乡7个村56人整合为22人。牵头编审印制《永定区农村“六大员”岗位职责》。

注:农村“六大员”原指:村级农民技术员(含水利技术员、动物防疫员、林业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计划生育管理员、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公共卫生员、文化协管员。整合后的农村“六大员”包括:综治协管员、计生管理员、防汛信息员、国土规划协管员、劳动保障协理员、文化与食安协管员、农技员(含水利员、林技员)、扶贫协理员、民政协理员、残疾人工作联络员、统计员、交通劝导员、交通协管员、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网络化环保监管员、河道专管员、保洁员、铜锣锣长等村级服务队伍。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