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中共浦城县委员会文化事业发展的工作
2019年,浦城 县委宣传部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推动 文化事业发展。加强浦城赣剧艺术的 保护与传承,浦城县赣剧古装儿童剧 《李彪孝父》入选2019年度福建省 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在浦城 县开展“六进”活动(进校园、进机 关、进乡镇、进农村、进社区、进 企业),全年巡演50余场。打造一 台全新情景歌舞剧《梦笔生花的地 方》,将文艺精品创作与打造特色文 化产业品牌相结合。组织诗词楹联协 会赴水北釆风创作,参加省文联《八 闽古建筑丛书》的创作,举办“诗画 浦城,丹桂之乡''首届摄影大赛,收 到7000多件作品,成立浦城音乐协 会,推动浦城文学艺术的创作。编辑 《徐霞客游历浦城》《闽派古琴之祖 源——浦城派》书籍。纪录片《骄傲 的少年》获得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 南平市广播电视学会举办庆祝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视频评选 一等奖;拍摄的《浦城一分钟——民 事法官》被福建法院“壮丽70周年 守护公平正义”优秀微视频征集活动 评选优秀奖;《浦城剪纸》被学习强 国和新华社客户端釆用;《浦城积极 开展救灾重建工作》被新华社采用, 浏览量超40万。
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 进非遗、文物保护工作。建立非物质 文化遗产数据档案,对搜集与征集到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实物和文献资料进行陈列、展示、研究和管理,特别注重挖掘乡村民间艺人的传统工艺、传统戏曲及乡风民俗等。举办非 遗大课堂和青少年非遗公益培训班, 开展非遗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等 活动。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对浦 城县富岭、莲塘、永兴、临江、仙阳 5个艺术基地校开设非遗兴趣班教学 培训,引导非遗项目传承人以带徒形 式传授技艺,培养传承人才。完成大 口窑青白瓷制作技艺申报第六批市级 传承人。县财政投入70万元修缮的 6处古建筑(宋贤真夫子祠、凤池云 影、乌风亭、八角亭、练夫人古井、 季氏大宅)-新增中共小北区委旧 址、南长湾大捷战场旧址、前洋会议 旧址等12处红色革命文物及龙头山 遗址为浦城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 位。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对各级文 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对浦城县的古 建筑、传统古村落、朱子文化和红色 文化遗存遗址加大保护力度,有序实 施修缮工程。将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纳 入县财政预算,每年给予每处3000 元保护经费,启动由浦城县各级文明 单位和社会力量开展的认领式帮扶修 缮机制。
挖掘乡村自然人文资源,突出文 化品牌建设。结合“醉美画乡”文化 品牌打造,筹建梦笔文化公园、浦城 美术馆和枫溪乡文艺釆风创作基地、 中国南方传统村落博物馆项目。梦笔 文化公园、浦城美术馆两个项目投资 6.9亿元,2018年9月底开工建设。 枫溪乡文艺釆风创作基地项目投资 2. 6亿元,建设文艺采风创作基地、 精品民宿、写生台亭等,开展前期规 划设计工作。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新城 梦笔文化中心、梦笔文化公园、美术 馆、体育公园等项目的推进和建设。 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建立19个综 合文化站,在近200个建制村建设 了农家书屋,286个建制村建设村级 组织活动场所,在功能布局上均设置 文化活动室和阅览室.完成12个农 村文化传习所、7个基层综合文化服 务中心示范点、105个乡镇社区基层 综合文化文化中心、9个村级文化大 礼堂和3个文化站的建设。建立乡镇 (街道)文化站考评机制和乡村文体 活动奖励机制,制定《乡镇(街道) 综合文化站考核方案》o 4月份组 织全县乡镇(街道)文化站站长培 训,不断提升浦城县基层文化人才 专业水平。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