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卫闽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2009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21亿元,增长11.9%,其中农业总产值1.2亿元,增长10.6%;规模工业产值1.3亿元,增长13.1%;财政总收入538万元,可用财政收入2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6元,增长8.3%。

农业经济呈现新格局。畜禽存栏数超过5万头(羽),使畜牧水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实现粮食产量7000吨,涉农各项补贴资金84万元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完成造林面积850亩。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全镇参合群众超过7300人,较上年增加400人,补助金额73.94万元。

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低保工作深得民心,共发放低保金22万元,210户329名特困家庭群众得到有效救助。

 

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7亿元,比增21.4%;农业总产值1.165亿元,比增2%;农民人均纯收入7159元,比增10%;地方财政收入274 万元,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烟叶生产发展平稳,共完成烤烟种植面积2460亩,大灾之年依然收购烟叶5200担,实现税收68万元。打造绿色银行,完成造林面积770亩,垦复扩鞭毛竹100亩。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扎实推进,参保7297人,参保率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得到落实,弱势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证,共发放低保金28.6万元。发放家电下乡补贴13万元、良种补贴49万元、粮食综合直补120万元。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

 

2012年: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4亿元,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亿元,增长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10041元,增长19.9%;地方财政收入268万元,增长12%。

农村经济呈现新格局烟叶种植面积增至3256亩,收购烟叶7732担,收购金额819万元,实现烟叶税收180万元,烟农创收409万元,户均创收6.8万元。粮食产业稳定增收,实现粮食产量7000吨,涉农各项补贴资金114万元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完成造林面积1611亩。

倾力改善民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得到落实,共发放低保金57万元。

 

2013年:综合经济稳步推进。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1亿元,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1.11万元,增长10.99%;地方财政收入440万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9亿元。

农业经济提质增效。2013年全镇种植烟叶3343亩,收购烟叶9023担,烟农创收871万元,户均创收7.2万元。粮食产业稳定增收,实现粮食产量7548吨,涉农各项补贴资金170余万元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完成造林面积750亩,补植面积800余亩。

百姓生活持续改善。城乡低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户18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6户357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8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人。

 

2014年:镇域经济稳中有进。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亿元,同比增长37.9%;固定资产投资6.9亿元,增长72.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亿元,增长3%;地方财政收入43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增长8.1%。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实现粮食产量7750吨,生猪存栏2660头,牛、羊存栏645头,鸡、鸭、兔等家禽存栏4.5万羽(只),累计发放各类涉农补贴资金180余万元。全镇种植烟叶3000亩,收购烟叶7800余担,烟农户均收入9.8万元。

百姓生活明显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1%,投入教育经费32万元,扶助困难学子38人,238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实现应保尽保。

 

2015年:乡村旅游势头向好引进福腾文化旅游项目,改造提升祈福文化馆,建成寻福植物迷宫、赏福荷花池、竹林休闲慢道迷宫等,新建真人CS、高空拓展训练、水上乐园等游玩设施,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竹林餐厅、休闲木屋、旅游公厕等旅游设施,大力发展“迷宫探索+拓展训练+水果采摘”体验游,带动农副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

美丽乡村全面推进。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多方筹措资金2300余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开发2600亩,发展以“乡村祈福+田园慢游”为主题的乡村休闲采摘游

 

 

2016年:镇域经济稳步增长。今年全镇可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8.7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1亿元,增长8.3%;地方财政收入520万元,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14468元,增长10%。

“三农”基础更加夯实。实现粮食产量8867吨。种植烟叶2400亩,收购烟叶5520担,实现烟叶税136万元,烟农户均收入6.2万元。

镇村面貌不断变样累计投入2300余万元,建成全长3公里、宽8.5米的316国道至镇区公路拓宽提升工程,全长4.8公里、宽6.5米的镇区至槎溪林场公路硬化改造工程,建成谢坊村安全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和卫闽、王溪口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3000人安全饮水问题。

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实施“造福工程”扶贫搬迁11户43人,开展农村危房改造10户23人,全镇评定低保户197户298人,实现应保尽保。

 

2017年: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亿元,同口径比增7.1%;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2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7亿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15915元,增长10%。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粮食产量8867吨。种植烟叶2150亩,收购烟叶5450担,实现烟叶税183万元,烟农户均收入11.7万元。

努力补齐民生短板开展农村危房改造10户23人,评定低保户156户275人,建成长800米的休闲景观步道,新增监控探头17个,增强治安防控、应急处置、传播文化等作用。

 

2018年: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2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亿元,同口径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17506元,增长10%。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产量8722吨,种植烟叶1550亩,收购烟叶4200担完成农村土地流转3120亩,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证登记颁证工作,已确权完成全镇集体土地面积3400亩、农户个人面积共计11981亩

百姓生活不断改善。开展农村危房改造2户,评定低保户164户269人,建成标准化11人制足球场及附属设施,新建8公里环山健身步道,全镇健身步道达30公里

 

2019年:做大生态农业。引进投资1亿元的小凤鲜禽业百万羽蛋鸡项目落户高坊村;投资6000万华至生态农业项目。市镇两级累计配套资金900余万元,改善规模果园灌溉设施,支持果农增配农机具,提升生产种植水平。

做活旅游产业。深化省级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策划举办邵武市第二届“农民丰收节”暨祈福庆丰传孝农民趣味运动会,举办“陈坊蜜桔采摘节”等水果采摘游,吸引游客刺激消费,保持卫闽旅游热度。

抓收入促致富。全镇共征收林地使用费62余万元(其中毛竹林地使用费13.3万元),全镇6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红星村王溪口村经营性收入42.5万元,贫困村高坊村经营性收入28万元,稳定退出贫困村系列。

 

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5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11亿元,财政收入3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780元。

稳住农业基本盘。烟叶种植面积2000亩,产量5000多担,种植水稻8000亩,油茶1200亩

旅游产业初显形态。发展“迷宫探索+拓展训练+水果采摘”体验游,举办“陈坊蜜桔采摘节”等水果采摘游,举办三届“农民丰收节”,全年游客达3多人,持续打响卫闽旅游品牌。

人居环境逐步提升。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整治三年行动,整治危房及疑似危房43户,全面排查乱占耕地违规建房问题,累计核查卫星图斑189处,查处违规建房6处。全镇干湿垃圾分类处理100%全覆盖。

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全镇4612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18431元,贫困村高坊村财收入32.6万元,实现稳定脱贫。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