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1949年
11-12月,成立顺昌县第五(仁寿)区公所
1950年
2月,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3月,土改工作队进村,没收地主、富农土地,分给贫下中农。是月,仁寿街人民政府成立。自卫街街长吴瑞章、副街长叶向荣:建设街街长吕步升、刚街长任海波:解放街街长张国照、副街长阮克田。是月,仁寿区建立2个共青支部5月五区首届农民代表大会在洋召开。10月1日,正式成立仁寿第五区人民政府。
11月,五区二届农民代表大会在仁寿召开。
1951年
是年,仁寿进行土地改革运动。
是年,顺昌县人民政府颁布取缔反动会道门的公告,仁寿的大刀会、一贯道、真空道、五谷会、关帝会、五种会道门会徒有200多人依法取缔,解散。
是年,按照党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农民自愿互利的原则,仁寿一街率先组织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
1952年
1月,仁寿区开展了“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产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情报)运动。
5月,县公安队到仁寿区干队组织匪中队,一批寿宁帮土匪被缉捕归案。
8月,鹰厦铁路开始动工,全县抽调民工,仁寿黄文贵等人参加鹰厦铁路建设。是年,成立仁寿区人民武装部。
1958年
8月,仁寿公社创办仁寿中学。
9月成立顺昌县人民公社,仁寿为分社。大办食堂,宣传共产主义已经到来
10月10日,顺昌县成立民兵师,仁寿成立民兵团。
11月,为响应上级号召,钢铁要赶英超美,仁寿公社组织青壮年劳力到洋墩洋坑去大炼钢铁。
1959年
1月,仁寿公社改称跃进公社。
12月30日,召开公社三个营区政法干部治安调处民兵等专干部会议,到会人数56人。
1961年
1月,埔仁公路竣工通车
7月,跃进公社分为仁寿、洋墩两个公社,洋墩从仁寿分离出去
1962年
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扩大工作会议,下半年仁寿公社各大队、各生产小队组织重新恢复,粮食生产有了一定提高,各生产小队社员统一到生产队劳动,年终按劳动所得工分,分配粮食、现金,也叫年终分红。
1965年
10月,社教工作队进村,在仁寿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四清运动(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工作队组长黄长波。
1967年
10月17日至23日,开办了第一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参加学习人员有公社革委会委员、公社干部、企事业单位的部分领导干部和职工、大队民兵连长等共30余人。
1968年
10月,成立革委会领导小组,隶属顺昌县革委会领导
1969年
6月26日,根据毛主席指示,仁寿公社各大队成立合作医疗站,各大队都有赤脚医生为社员看病,每次看病时只需交5分钱挂号费,一年交二元钱,药品费用全免。
8月底,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仁寿公社派江墩村贫农代表饶细佬去管理仁寿中学各大队村小一律派大队的贫农代表管理小学。
10月,大批的福州知青到仁寿公社各大队插队,还有一些省直机关干部及顺昌、洋口的居民插队落户。
12月,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仁寿公社各大队都根据形势的发展情况,各大队选择1个山垅田进行改造,规模较大的有仁寿大队祥坑垅。
1970年
2月,仁寿公社在全公社范围开展了“一打三反”运动,打击现行反革合分子,反对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
11月,召开仁寿公社党员代表大会,成立公社党委会,实行党政分开
1971年
是年,仁寿至桂溪7.6公里公路开通,而后延伸到华家山6.9公里
是年,仁寿至余塘7.4公里公路开通
1973年
是年,仁寿至江墩10公里公路开通。
1974年
仁寿大队大队长王林生等一批生产大队主干去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参观学习。全公社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
1975年
7月,仁寿中学兴建双层砖木结构教学楼,建筑面积为900平方米。
秋季,祥坑垅办中学,名为“五·七”中学,盖一座砖木结构二层(200多平米校舍一座,招收当年小学毕业生60多人。仅办二年后合并到仁寿中学。
9月,双季晚稻收割后,仁寿公社各个大队生产小队抽调3名劳动力到郑坊参加夜明山移山填垄人造平原工程建设
1977年
3月,仁寿大队第一个养猪场动工,改土石方106997立方米,花劳动力19346个工,县投资3.5万元,自力更生投资51000多元,建房共790平方米,建成双列式猪栏240平方米,可容养猪800头,饲养员8人,饲料种植员9人,管理人员3人,养猪存栏数534头,其中种公猪3头,母猪38头,菜猪493头,当年出栏428头。
7月,全国恢复高考,仁寿学生肖志光为恢复高考后第一个考上的大学生,后来留学澳大利亚,获博士学位。
1978年
3月,仁寿公社社办电站秀墩电站投产发电。
1979年
9月21日,全国妇联授予仁寿大队林茶队“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1980年
2月,开展林业“三定”工作(认定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1983年8月结束。
7月,仁寿大队祥坑垅林茶队队长陈宝英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是年,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1年
3月17日晚,仁寿公社召开了社直机关单位、学校、社办企业职工及群众近千人参加的“学雷锋,讲文明”动员大会。
3月,首次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
3月28日,顺昌县人民政府以顺政(81)综字098号《关于追认王吉品同志为革命烈士的通知》,追认上白大队王吉品同志为革命烈士。
是月,顺昌县公安局设仁寿公安派出所。
6月,桂溪洋坌村缪吓生和妻子吴金珠收养“五保户”刘进福(时年76岁)11年,86岁的缪春兰5年,待他们像自己的父母一样的事迹,经《福建日报》社和新华社记者采访在媒体刊登。
7月,设立客运仁寿代办站。
12月,桥下大队社员居克全户卖万斤粮被塑为典型受到县政府的表彰。
1982年
开始推行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多种形式生产责任制。全公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占90%以上。
1983年
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后,农村专业承包制稳定发展出现一批专业户和新的经济联合体
6月,从农历6月起,老墟场恢复历史传统墟期。
1984年
7月,实行“政社分开”,撤销仁寿人民公社建制,建立仁寿乡人民政府
10月,召开仁寿乡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出政府正、副乡长。
1985年
1月21日,引进航天部206所转让WCⅡ型无极性充电机技术,成立了“福建顺昌电器厂”。
是年,申请开通6条林业公路延伸线,共长23.5公里,投资35.5万元,其中余塘到矮坪5公里,投资7.5万元;富石至陈元坌4.5公里,投资7万元;桂溪板岭至毛竹窠3公里,投资4.5万元;洋坌至北溪头3公里,投资4.5万元;江墩至上陈坑5公里,投资7.5万元;桥下合面至何历3公里,投资4.5万元。洋墩至仁寿电网线路工程开通,工程总投资138610元。
1987年
10月3日,召开仁寿乡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11月11日,召开中共仁寿乡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共有代表80人。
11月,召开第八届妇代会,代表57人。
12月,共青团仁寿乡第九届委员会召开。
1990年
10月2日,召开中共仁寿乡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
1991年
1月,召开仁寿乡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是年,仁寿村投资4万元架设一条高压线路到田溪布自然村,解决当发村民生活用电困难。
1993年
7月,召开仁寿乡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10月7日,召开中共仁寿乡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
1994年
4月,仁寿乡撤乡建镇,仁寿乡改称仁寿镇。
1995年
8月18日至12月18日,进行旧镇改造,先后筹资120万元,铺设仁寿镇中心街水泥路。路面总长1020米,宽7米,总投资135.91万元。
1996年
10月8日,召开中共仁寿镇(1994年4月撤乡建镇)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
1997年
1月8日,召开仁寿镇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1998年
是年,投资40万元,改造中心街人行道。
是年,仁寿中学兴建六层的新教学楼,框架钢混结构,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投资95万元。插队桂溪知青、港胞俞建韬先生捐款20万元,同时向桂溪小学捐款10万元。
12月8日,地村、北溪饮水用电工程开工。
1999年
10月22日,召开中共仁寿镇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
2000年
1月8日,召开仁寿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9月,完成桂溪村黄角自然村联网通电,实现了全镇无用电“死角”
2002年
10月4日,召开中共仁寿镇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
2003年
1月3日,召开仁寿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2004年
是年,桂溪敬老院被南平市评为三级敬老院。
2005年
徐大线从粮站桥头开始改线,沿仁寿溪西岸往北至石龙桥长达1.5公里实施新建。
9月,成立仁寿司法所。
12月15日,福建省博物馆、顺昌县博物馆派专家考察,确认桂溪罗金山阴窠垄为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址。
是年,根据中央政策,全省免征农业税,结束了千百年来农民交“皇粮”的历史。
2006年
5月28日,召开中共仁寿镇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是年,仁寿镇各村开始实行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2007年
1月9日,召开仁寿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2008年
是年,仁寿镇政府对水西片区进行了小城镇建设规划,鼓励边远山村村民迁居仁寿新村。
2011年
仁寿水西新区一期工程共有102户房屋相继竣工入住,水西新区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条新的仁寿街。
是年,实施仁寿新区夜景工程。
6月2日,召开中共仁寿镇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
12月6日,召开仁寿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是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76元。
是年,全镇烟叶种植突破3300亩,产量突破“万担”大关,产值突破千万元大关。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